2.2 创造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条件
在幼儿的交往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提高幼儿在交往中的效率和成功率,完成对幼儿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就必须要教师在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创造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条件,以此来提高幼儿的交往,让幼儿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心理健康的养成。例如,在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设定一个小任务等,让幼儿来分组进行任务,在分组的过程中便可以让幼儿完成交往的任务,同时还能够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加强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并且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方法去完成交往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经常会产生竞争意识,这种意识可以让幼儿更快更好的发展,并且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在交往过程中,幼儿还可以在交往过程中学习到更多有关其他方面的知识,通过此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所以在幼儿的交往过程中,提高幼儿的交往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2.3 引导幼儿掌握同伴交往的方式
教师在幼儿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幼儿能够很好的完成交往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幼儿掌握同伴交往的方式。在幼儿的交往过程中,由于幼儿会产生一定的害羞等心理,会阻碍幼儿的交往,所以教师的作用便是教会幼儿交往的方法,以及鼓励幼儿在幼儿园中和其他的同伴进行交往,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到在交往中的快乐,从而促使幼儿交往能力的形成,在交往的过程中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教师引导幼儿去进行和其他同伴的交往活动,让幼儿在交往过程中逐渐掌握相处的方式,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所以为了提高我国幼儿的交往水平,营造良好的幼儿园交往的氛围,就必须在幼儿园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在幼儿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从而来保证在幼儿在交往过程中能够完成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的交往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班级中幼儿能够与其他幼儿进行交往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性格和交往方式。因此,对班级幼儿同班交往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观察班级幼儿交往的情况,对于提高幼儿的交往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进行分析,在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并提出了提升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策略。所以,提高幼儿和同伴的交往水平,是我国当下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金晓千.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219.
[2]周奇.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纠纷自我解决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148+162.
[3]况艳. 绘本教学促进5—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论同伴交往与幼儿健康心理 (2)(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