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研究中有这样一个案例,该幼儿园在对“迎元旦”活动进行布置时,通过幼儿家长的帮助,幼儿亲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灯笼,之后教师将这些灯笼悬挂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从而使幼儿园达到了美观的效果。这时就吸引了大量的幼儿进行观看,而由于幼儿好奇、活泼的心理,大声的对灯笼进行议论,从而使幼儿园变得非常嘈杂。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幼儿园环境保持良好,教师本应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引导,但是实际中教师没有起到引导的作用,而是对幼儿进行了批评,并对其做出了较为严重的处罚,从而使原本良好的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搜集工作造成了影响,并且浪费了很好的教育机会,导致幼儿主题活动的教育性不是很强[4]。
(三)幼儿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搜集与课程内容不符
在文本研究中问过教师这样一个问题“在对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搜集时,主要是对哪些因素进行考虑的?”教师的回答是“主要的考虑因素是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将活动的艺术性进行了一定了考虑,由于思考的时间不是很充足,其他方面往往没有进行考虑”。而在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中,主要就是对材料的数量是否满足幼儿应用的要求,材料摆放的是否美观等,使环境创设与材料搜集脱离了课程的内容。而主题活动是对幼儿教育的一种方法,这种严重的脱离现象,就会导致主题活动缺乏较强地教育意义,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5]。
(四)幼儿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搜集的课程设计失衡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在对幼儿主题活动进行设计时,通常是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的,首先以主室、主墙为主,所谓的主室,就是幼儿的活动场所,而主墙则为活动场所内面积较大的墙壁。在其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创设时,不仅对材料需求较低,更好的对材料进行搜集,而且幼儿能够更快的进入主题活动当中。但是走廊、吊顶等也会对幼儿起到一定潜移默化的作用,降低了主题活动对幼儿教育作用;其次是以平面创作为主。就是在材料搜集的过程中,选取利于粘贴的材料,而在对环境进行创设时,将其简单的粘贴到墙壁上即可。这种方式操作较为简单,一些任务可以由学生独自来完成,但是这种环境创设方式往往对空间造成了忽视,使得教育意义存在一定的缺陷[6]。
三、幼儿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搜集的对策建议
(一)要围绕着活动内容来对环境创设与材料搜集
在进行环境创设和材料搜集时,应当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以及幼儿们当前的需求,只有满足这些幼儿们的需求,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搜集才具有意义,才能够发挥出其本身所具有的作用与意义。另外,幼儿园中的幼儿们在生活当中所具有的矛盾和冲突,身边的人和事,以及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自然界当中各种规律等内容都能够作为材料进行搜集,并以此来进行环境的创设[7]。
(二)提高环境创设与材料收集的价值
幼儿们通过材搜集材料有利于提高其对事物的认知和动手能力,并且还能够为环境的创设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而环境的创设则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其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或是自己内心的想法进行环境创设。这种环境创设不仅能够使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够给幼儿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使其能够在活动中完成幼儿教育。另外,幼儿家长们帮助幼儿完成环境的创设,还能够对幼儿园的相关教育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协助幼儿园完成相关教育活动[8]。
(三)加强环境创设与材料收集的空间
幼儿教师在搜集材料和环境创设上,不应当只停留在表面,应当扩展幼儿的发展空间。首先,幼儿很少会受到外界消极因素的影响,其只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周围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同这些环境进行交流。其次,所创设的环境和搜集的材料应当具有创新性。在环境和材料上所具有的信息量越多,其对幼儿所产生的刺激也就越强,能够充分调动幼儿获取信息的积极性。最后,教师所创设的环境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使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其思维创造能力。只有增大材料搜集和环境创设的空间,才能够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培养和教育,促使其健康的成长[9]。
(四)从幼儿的角度考虑环境的创设与材料搜集
现阶段,幼儿园在环境创设和材料搜集上还处于教师一人参与的状态。在材料的搜集上,一般都是由教师根据教育需求进行搜集,没让幼儿参与到其中,幼儿所看到的材料也都是已经搜集好的材料。而在环境的创设上,教师出于幼儿的安全考虑或是怕幼儿捣乱,通常都是自行进行创设,幼儿也没有参与到其中。当活动结束时,教师便会将这些创设环境的材料收走,留给幼儿们的只是一点点的回忆,所起到的教育意义较差[10]。此外,教师在创设环境时,会将成人的思想带入到幼儿的世界,这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是极其不利的,甚至会使幼儿出现畏惧感,从而导致幼儿学习兴趣的降低,无法充分发挥幼儿本身所有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进行幼儿主题活动的过程中,环境创设与材料搜集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幼儿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后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当前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搜集过程中,常常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幼儿主题活动开展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从而降低了主题活动对幼儿成长带来的帮助,不利于幼儿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就根据现今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幼儿教室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使我国幼儿教育能够更好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兰晓燕.基于环境心理学原理的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J].丽水学院学报,2016,(01):120-124.
[2]柯恒波,徐华勇,谭亚君.让环境为幼儿的阅读添趣增彩——浅析幼儿园“体验阅读”活动的环境创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5):100-102.
[3]周圆,黄胜.试论新《纲要》下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转变[J].现代教育科学,2015,(04):56-58.
[4]林园.试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主体性教育思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9):118-119.
[5]王争录.试论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01):49-52.
[6]黄贵,苏永骏.论陈鹤琴幼儿体育教育理论的现代价值[J].体育与科学,2012,(04):116-120.
[7]Miranda de Hei,Jan-Willem Strijbos,Ellen Sjoer,Wilfried Admiraal. Thematic review of approaches to design group learning activ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16,:.
[8]Amit Birenboim,Salvador Anton-Clavé,Antonio Paolo Russo,Noam Shoval. Temporal Activity Patterns of Theme Park Visitors[J]. Tourism Geographies,2013,154:.
[9]Pritchard Elizabeth,Warren Narelle,Barker Anna,Brown Ted,Haines Terry. Personal Life Approach: An Interactive Way of Understanding Older Adults'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Following Hospitalization.[J]. The Gerontologist,2016,563:.
[10]Stewart Ann M,Baker Jacqueline D,Elliott Doug. The effects of a sacrococcygeal pilonidal sinus wound on activities of living: thematic analysis of participant interviews.[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1,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