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二、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以为善于清楚的、有说服力的发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教师。
捷克的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该是职业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
(一)、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状况反映了它整个的道德面貌。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整个生活目标、道德理想、道德标准,也直接影响到她的兴趣、情操,甚至整个个性品质。从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来看,充分说明了道德在幼儿劳动中的重要性。因此,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修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教育,培养年幼一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幼儿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有下列几方面:
1、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品质,对孩子没有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将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现代心理学研究材料说明:学前儿童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成长,成人的爱抚对幼小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对教师有种特殊依恋,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极其重要的教育手段。幼儿教师热爱幼儿不是出于个人情绪的偏爱,不是个人的好恶,不是自然的爱,而是理智的爱,尊重的爱,严格的爱。每个幼儿独特的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幼儿教师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的潜能都得到发挥;幼儿是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栋梁之才,教师要向幼儿提出正确的、一贯的要求。激发幼儿做好孩子的愿望,引导他们开展游戏和各项活动,发扬他们的优点,耐心帮助他改正不足之处,而不是溺爱或放纵的爱。
2、对待教师集体和家长要互相尊重
幼儿教师要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职业道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教师对待同事应互相尊重,看到别人长处,虚心学习,互相协作,互相团结。步调一致,形成良好的集体。才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家长的配合是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家长,理解他们对子女的关心和期望的心情,帮助他们了解儿童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取得家长与幼儿园更好的配合,并参与教育工作。
3、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精神文明的播种者。幼儿模仿性强,教师的行为举止就是他们直观的活生生的学习榜样,年龄越小的幼儿越是这样。教师要培养幼儿有文明的行为习惯,他自己就应该优先仪表端庄、服饰整洁、作风朴实、语言文明、态度可亲。总之,教师的言行对幼儿是无声的教育,幼儿教师应用美的心灵、美的行为去影响教育孩子,言行一致,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与尊重。
(二)、幼儿教师应具备的道德意志和仪表风度
幼儿教师从职业要求上应具有沉着、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忘记自己是人民教师,不要忘记自己的教育职责,要善于控制不必要的激动和冲动,能冷静、温和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公正,也是幼儿教师重要的品质之一。它是指教师在教育儿童的态度和行动上公正平等,正直无私。教师应一视同仁,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幼儿,统统待之以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上的公正。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
幼儿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指她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步态手势、面部表情,以及衣着仪容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它市教师个人道德情操的反映,是内心美的外在表现,是文明行为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对教育工作和幼儿的心灵产生影响。幼师的衣着打扮应符合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和审美标准,作到素雅、美观、大方。既不过份陈旧,显得落伍,也不能一味追求奇装异服。
总之,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孩子们佩服,从而仿效。
三、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提高的路径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观察与思考(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