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培养策略探讨
艺术领域的涉足和学习,最好也最重要的就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我们不一定要孩子达到什么程度,拿到什么样的等级,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培养起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去体会艺术的美,挖掘出孩子身上的天赋和潜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针对现阶段的幼儿艺术教育制定合理的目标,和科学的教学过程。
在生活中不管我们家长还是老师经常可以发现我们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各种鲜艳的色彩,比如美妙的图画,亮丽的衣服,还有各种花朵的形状等等;喜欢明快的音乐节奏,天生就会跟着欢乐的节奏手舞足蹈;还喜欢欢乐的动画情节。对于幼儿这一块的偏爱和浓厚地兴趣,决定了幼儿从一出生就和艺术产生了难分难解的缘分,艺术从一开始就是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发掘幼儿的艺术天赋和引导艺术能力呢?
一、首先我们教师要明确对幼儿艺术方面培养的要求。引导幼儿掌握艺术知识和培养艺术技能。幼儿天真可爱又活泼好动,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含苞待放,但他们的好奇心非常强,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处在认知的重要阶段,我们在教学中和生活中,要引导他们接触和了解艺术方面的知识,以更加专业的眼光看待艺术和欣赏艺术作品。因为艺术的领域非常地广,有音乐·美术·舞蹈等等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来选择不同的领域的课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去接触相关知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相互交流,提高他们在艺术方面的审美观。
二、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在不同的人眼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于幼儿来说,艺术可能是一种娱乐方式,一种游戏。但是在专业人的眼中,它是人们交流的一种模式,一种好的艺术品给人们传达的思想是不同的,欣赏者能够从作品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情感的升华,这才是艺术品的价值所在。
三、由于幼儿的文化基础比较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理论知识要融入到游戏和玩的过程中,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亲身体会和操作参与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舞蹈,歌唱,建构,画画等,让他们在操作参与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气息一步步来培养创造性思维。
四、教师要提高艺术课程的比重,以“创新”为艺术课程的授课理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安排教学内容,幼儿的艺术教育全中心点就在于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当我们的孩子求知若渴的时候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最佳时刻,这时候教师给予的才能被孩子最大程度的接收消化。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们的教师要重视艺术课程,大力开展艺术课,改变老套的教学思维,结合幼儿艺术方面地兴趣,借助教学设施开展一系列艺术活动,音乐,美术等各方面。
五、开展主题式艺术课堂。喜欢音乐的孩子会特别喜欢表演,为此教师在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让他们根据不同的音乐,在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音乐的欣赏可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和兴趣,针对不同的音乐选择不同的表现方法。从而更好的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又比如在绘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初步兴趣。因为兴趣是幼儿绘画的动力。许多孩子从小就爱拿着笔墙上地上纸上到处乱画,这就是孩子绘画兴趣最开始的体现和萌芽。这时我们应该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和引导,进一步地去引导孩子了解绘画深入激发孩子这方面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道具,跳出纸笔的框架,利用杯子,绳子,植物等,用这些蘸颜料画画。尽情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来创造,教师再加以指导,并给予鼓励,调动孩子积极性。还可以给学生讲解绘画的一些小故事,,鼓励学生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
六、强化技能训练幼儿的生活背景不同,年龄也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在艺术课程设置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艺术能力制定专项培养计划,如声乐技能、舞蹈技能、绘画技能等。实施专项教学能够给学生更加专业的艺术指导。
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培养策略探讨(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