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主体性,能够适应不同特点的孩子,更加看重孩子的自我认识、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这样善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提供给孩子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我国也应充分汲取经验,给予孩子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
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看待。家庭教育是幼儿的启蒙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基础,家教如何甚至能够影响一生。我国的幼儿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义务。家长应该在工作之余多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双管齐下,相互辅助,相互弥补,才能最大限度的教育好孩子。
(四)制定规则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需要。
规则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使孩子掌握社会规范,适应社会。我国的教育机制只有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才能让孩子在创造性方面有所突破,才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制定规则时,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外国幼儿教育的特点,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或与他们一起讨论,共同制定规则,这样就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障碍,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规则。
(五)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为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探索精神,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幼教工作者将幼儿园布置成不同的活动区域,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活动区域,自己取、放玩具和物品,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场所。为培养孩子对环境的信任感,老师会将玩具、物品等分类摆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重视,老师将孩子做的各种图画、剪纸等贴在幼儿平视就能看到的地方。而中国对孩子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创造力方面很欠缺,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美国的幼教培养模式,让孩子从小能够自己独立生活,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培养孩子大胆创新的能力。
(六)注重将规则渗于环境。
孩子容易收到外界的影响,我们应充分发挥环境的影响力,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我们更应学习美国环境教育的方式,因此,幼儿教师应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会提示幼儿按照同样的方式对待周围环境,按照同样的规则摆放物品。教师还可以将规则用图标表示,以提醒孩子们注意。同时,还可以让幼儿主动参与制作,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我在《读者》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国外的老师因为喜欢杭州而来到杭州在一所中学校里当英语老师。在最初的一年里,这名国外来的老师用自己在西方的教育理念来教导学生如何把英语学得更好,这在学生当中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学生的口语说得越来越好,英语成绩也有所提高。可是学校和家长确认为这位外国老师的教书方法不对,因为他们发现,每当这位老师上课时,她的课堂是非常嘈杂的,他们的话来说是很“乱”的,这不像一个课堂,而像一个“菜市场”,家长给校方提出换老师,校方就找这位外教谈,说能不能让她改变一下她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外教对校方的回答是“那我辞职”!校方听了,问她:“为什么?你不是很喜欢杭州吗?为什么要离开这个你喜欢的城市?”这位外教说:“我确实很喜欢这座城市,但是我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得不到施行!”就这样那位外教老师离开了这座她所热爱的城市,原因确实教育理念的不同……
另外,中国的动画产业一直以来都得不到提高,做出的片子也只局限于儿童,而没有适合于大众的动画片。一些动画师也一谓模仿日本、韩国、美国等一些国外的动画制作。先天想象力的丧失、创造力缺乏、创造思维淡薄,是导致中国只看他国的动画片,而不去关注国内动画,使得中国动画产业迟迟得不到提高的直接原因。
以上例子都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太深。其实我们并是要求我们要放弃中国的传统、不去学习西方文化教育。而是希望找出起为什么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让他们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发挥最好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最好的结果。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的教育理论的同时应该注意我国实际国情和我国幼儿的自身特点,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注重孩子整体的综合的培养,吸取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教育理论方案,从而培育更为卓越的新时代人才。
纵观幼教事业发展历程来看,最基础的参与对象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孩子、老师、家长这几者是幼教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这几者背后的家庭是如何看待幼教问题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幼教事业的发展。
六、参考文献
[1]任佳琦。 浅谈学龄前幼儿的攀比现象[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8):24-25.
[2]盛丽。 如何把幼儿的品德教育效果最大化[J]. 学周刊,2017,(02):229-230.
[3]苏素梅。 幼儿不良习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 学周刊,2017,(01):201-203.
[4]孙巧云,苗春凤。 流动学前儿童的因然教育[J]. 重庆社会科学,2016,(11):119-126.
[5]董凤霞。 浅谈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J]. 环渤海经济了望,2016,(11):77-78.
[6]陈淑珍。 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J]. 才智,2016,(26):277-278.
[7]王妍。 关于幼儿园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38+140.
[8]江懋林。 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研究分析[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04):119-121.
[9]冯雪。 3-6岁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案例分析[J]. 科技展望,2016,(23):262+264.
[10]苟琳。 幼儿意志力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绿色科技,2016,(15):251-252+254.
[11]张帅。 幼儿园挫折教育实施的困境与突破[J]. 教育参考,2016,(04):45-49.
[12]张加朝。 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走向[J]. 学周刊,2016,(36):21-22.
[13]赵铁柱。 浅谈学前教育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J]. 知识经济,2016,(16):106.
[14]张丽,叶雯。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研究文献内容分析[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6,(04):120-122.
[15]曲桂宇,赵越,崔雨。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J]. 现代交际,2016,(14):123-124.
[16]张爱玲,马玉兰。 浅谈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以甘肃省和政县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7):55-59.
[17]顾雪莲。 浅谈如何将国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J]. 企业导报,2016,(14):168-169.
[18]王雪梅。 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方法及问题解析[J]. 才智,2016,(20):60.
论家庭对幼教事业的影响(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