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而未来的儿童是21世纪的建设者、接班人,应当是全面发展,开拓进取,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善于与人合作,具有高尚品德和创新、竞争意识的人。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当从这一培养目标的高度出发,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热爱儿童、教育儿童,只有这样才能像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去创造环境和设计活动,事事处处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以饱满、愉快的情绪与幼儿打成一片,每天跟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倾心交谈,要了解熟悉每个幼儿的特点,善于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要求,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耐心地教育他们,尊重他们,不偏爱或溺爱孩子,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把幼儿看成是独立的人,经常地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和遇到的困难。在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鼓励幼儿进步。当孩子的缺点出现反复时,教师不应失去信心,而应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正面教育为主,积极引导,使其尽快地克服缺点,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如果教师对幼儿没有感情,对幼儿采取冷漠、严厉的态度或用严肃的语调,那是绝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的。
一、职业道德素质
幼儿教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过程,教师的素质提高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体系,只有将教师自身的特点、不同发展水平和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因人而异,分段分层对教师的素质提高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真正提高,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幼儿教师队伍。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幼师虐童事件频发,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导致了家长们的普遍恐慌,加深了对幼儿园不信任。幼儿教育教育怎么了?是学校监管不力还是幼儿教师团体道德滑坡?整个社会都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了质疑,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一直以来的学习和思考,我感觉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热爱幼儿教育这个职业。只有从根本上热爱幼儿教育,才能在工作中攻坚克难,为之呕心沥血,才不会对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困难产生负面情绪。有了这个前提才全心全意的投身幼儿教育。其次,幼儿教师们还必须理解幼儿、尊重幼儿,这也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孩子年龄小,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需要幼师们给子悉心的照料和教育。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有时候可能不能正确表达,这就要求幼师们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多观察并尊重和满足他们的需求。那种忽视孩子的情绪变化,不满足孩子的正当需要,甚至辱骂、殴打、虐待儿童的做法是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教师准则的。
幼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在几个具体的品质,比如耐心、爱心、细心等等。下面就来简要谈谈这些基本的品质。
首先是耐心,经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感觉在幼儿教育中耐心是幼儿教师尤其重要的品质。孩子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心智发展的可能不够完全,有些对我们成人来说很简答的东西和问题都会反复的问,很多时候不免招人厌烦,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耐心的去教育他们,甚至去手把手的教他们,而不是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大呼小叫甚至大声训斥,这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在幼儿教育中,我们经常需要和孩子的家长进行交流,由于孩子家长们性格等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也需要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具有耐心。
然后是爱心,爱心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首要的条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尤其是如此,幼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在有爱的教师的教育下,自然也会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同时,幼儿教师想要得到幼儿的喜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爱心,给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孩子才能从心里依赖你,喜欢你。
细心也是幼儿教育中教师们不得缺少的品质。孩子因为年龄小,处处需要照料,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不仅是教育孩子,更是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很多情况下,比如孩子身体不舒适可能不能通过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幼儿教师通过细心地观察来了解并及时报告和处理。细心的观察孩子们的需要,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爱上所在的环境是我们幼儿教师的任务之一。
二、专业知识素质
幼儿教师要有基本的文化知识,除了在课堂中教导幼儿学习启蒙知识,还需要组织游戏、活动,通过专业能力帮助孩子们认识世界,启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专业能力包括:专业基本技能、教学核心能力、反思评价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