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隐患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说:“不管是什么情况,不管是什么天灾人祸,一定不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受到伤害,这是我们的责任。”安全是幼儿园的根本,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谈到教育教学、游戏。只有保证了安全,家长才能放心,孩子们才能开心地在幼儿园成长。幼儿的安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历来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细节做起,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警钟长鸣!
[关键词]幼儿园 幼儿安全 隐患 对策
一、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
班级是幼儿在园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与教师和同伴互动的场所。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提升,现在很多幼儿园的班级中都设立了不同的活动区,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可操作的材料,可以让幼儿自由、开放地开展各种游戏。这在大大丰富幼儿学习体验的同时,无形中也增加了其意外受伤的几率。
幼儿园中的公共区域特指楼道、大厅、操场等开放性场所,幼儿在这些地方出人比较方便,相对来说活动也比较自由,容易发生意外伤害。通常,在公共区域发生的幼儿伤害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楼道拥挤引发的踩踏事故,二是多层楼房引发的坠落事故,三是防护不当导致的漏水事故,四是大型玩具造成的骨折事故,五是野生动物引起的蛰咬伤。
1.室内活动的安全。
案例一:2017年春季学期,凌云县第四幼儿园。初春天气还是比较冷的,教室内的饮水机一直开着热水。户外活动结束后,班级教师带着孩子回到教室,主班教师在帮汗湿衣服的孩子换衣服,生活老师在厕所看着部分孩子,还有部分孩子在排队喝水。突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喊叫声,主班教师闻声而来,来到饮水机这边时,孩子因为被烫伤条件反射的直接脱了鞋袜,起的水泡因此撕破。短短几秒,被烫到脚的孩子的脚血肉模糊。主班教师当机立断将烫伤的部位迅速放入冷水中进行浸泡(教师应急方法来自《幼儿教师应知的88条应急措施》),同时吩咐生活教师给孩子家长说明情况并通知上级领导。家长赶到后立即带着孩子去医院,主班教师和一名分管领导陪同前往。副班教师进班带班。孩子因为此次烫伤,无法进行集体活动在家休息了将近两个星期。
案例中,因为班级教师对班级管理的疏漏与不细心,造成了孩子的伤害。如果班级教师在班级的管理上更严谨,对危险品的管理更尽心一些,孩子的伤害可能就会避免。
案例二: 夏天的一天,户外活动结束了,因为小朋友们玩完沙土,所以进入活动室后,王老师提醒幼儿去洗手。孩子们一窝蜂地跑到洗手间,本来壮壮是第一个进来的,但是伟伟身体很灵活,一下子就挤到了壮壮前面,第一个洗起手来。壮壮心里很郁闷,他站在伟伟的后面,身体和伟伟挨得很近。伟伟转过头对壮壮说。壮壮,你往后面站一点行吗?壮壮大声地说。不行!我是第一个到的,凭什么你第一个洗?他身体扭了几下,仍然贴在伟伟身上。伟伟感到很不舒服,就用胳膊肘向后顶了一下壮壮,也许是把壮壮弄疼了,壮壮不由分说地抓了一把伟伟,在他的手臂上留下了五道深深的抓痕(案例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青年路幼儿园,由孙老师分享)。
案例中的两个小朋友因为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发生了争执,并导致了身体上的伤害。分析起来,教师也存在很多失职的地方,如盥洗前没有对幼儿提出安全要求;没有让幼儿分组轮流盥洗幼儿盥洗过程中没有尽到监管的责任等。
2.室外活动的安全。
案例:2013年9月11日,河南太康县一所幼儿园发生一起悲剧。3岁的男童浩浩(化名)滑滑梯时突然晕倒,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而元凶就是他身穿的一件带后帽兜的秋衣。在浩浩向下滑滑梯时,衣服“风帽”上的绳子扭结在一起勒住了脖子,导致食道内的东西反流到气管里,孩子被呛死了。(案例来源于新浪网新闻中心,题目为“3岁男童幼儿园玩滑梯时被帽带勒住窒息死亡”)
此事故由于教师活动前的检查工作不到位,如果教师能再细心一些、专业一些,也许这样的事故就能避免。
幼儿园安全隐患的现状与对策(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