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营造平等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创造力都是在平等自由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应充分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大胆的表现自己和喜欢参加舞蹈活动,主动积极地用身体动作探索、表达音乐,并能与他人合作,增强对舞蹈活动的兴趣。无论学生最终的表现如何,我们都应及时给与鼓励,给学生信心,让他们释放天性,勇于创造。
(三)舞蹈训练的即兴性。
“即兴”是在人的无意识过程中,瞬间对“客观事物”的感触而发生兴致,进入表现的状态。所谓“即兴舞蹈”是舞蹈者随自己的兴致所至而手舞足蹈。如:当孩子还在母亲的怀中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那些在幼儿园的孩子们听到动听的音乐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舞动全身,这些都属即兴舞蹈。即兴是创作的伴侣,创作往往有某个即兴引发。那么如何进行即兴舞蹈的训练呢?
1、借助于各种道具进行练习
让学生将一个普通的物品做道具,进行充分运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如:用一个帽子做道具,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戴在头上,或者拿下来用手指旋转等,方法应有尽有。学生们通过训练,从一种司空见惯的道具中发现了意料之外的用法。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为了不断有新发现需要积极思考、探索和尝试,无形中发展创造思维,开发了创造潜能。
2、在情景中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练习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感觉进入设定的情境中,用形体将老师提示的情节表现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创造的激情。如,在沙滩上游泳,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雨,赶紧躲起来,在逃跑的过程中又冷又饿。第一遍老师先不提示,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不管学生表现怎样,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接下来老师用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对每个小情节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想象。然后让学生再通过即兴表演展示自己的所想。此时,教师要捕捉和发现学生在瞬间迸出来的动态和形象的舞姿,及时表扬,再现,总结,以好带差,以强带弱,共同提高。
3、根据不同的音乐进行即时练习
刚会走路的孩子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时,毫无约束毫无限定,这种音乐即兴叫“非限定性即兴”。若根据某个音乐和某个要求的限定,在未经构思的情况下,即刻用舞蹈动作做出反应,这种即兴就叫“限定性即兴”。我们面对天性好动不喜受约束的孩子们,在进行音乐即兴时既要运用“非限定性即兴”方式,又要运用“限定性即兴”方式。训练方法为,首先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有特色的,能刺激他们舞蹈的欲望和创造冲动的音乐。第一遍,由学生自由表现由音乐带来的感受和冲动——“非限定性即兴”;第二遍,在老师的情感启发和要有元素变化的要求下进行即兴——“限定性即兴”。有音乐的刺激、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启动自己一切感知器官,在快速的思考中,去想象、寻找、表现。
4、在不同环境中进行练习
当孩子们在排练厅已得到一段时间的即兴练习,学会探索挖掘新动作后,将他们带到不同环境,在老师有意引导和启发下,激发他们进行即兴舞蹈。不同的环境能给孩子不同的刺激,带来不同的感受。通过即兴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敏锐的思维和反应能力,并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四)在编排节目时让学生参与思考和创造。
编舞是对舞蹈知识技能的重组,是建构和解构的过程。编排节目时孩子们的想法可能不同,不管怎样先给孩子们的想法予以肯定,帮他们树立起编舞的信心,从而更大胆的去进行创造。在编排动作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安排学生参与创造,可让孩子从一个点、一个事物、一个动作联想到多方面的事物或动作。通过启发引导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充满激情地投入到舞蹈动作的创编中。结果孩子们编出来的神态、动作各异,非常新颖,有些动作竟是老师意想不到的。孩子们也因为参与了动作创编,因而在自我表达和表现方面得到了满足,体会到了创造带来的乐趣,这样自然就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
(五)改变教师观念,将少儿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现在艺术教育,强调少儿自发的艺术倾向,又强调外部环境对调动发展少儿艺术能力的作用;既强调少儿个人经验,又强调人类艺术遗产对少儿审美和创造的催化作用的双向平衡的少儿艺术教育实践和理论体系。因此重视发展少儿舞蹈教育,并且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少儿进行系统化的舞蹈教学势在必行,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少儿舞蹈教育,使少儿舞蹈不断繁荣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呼唤创新。作为舞蹈教育若能将孩子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索和发现,变技能技巧训练为潜能开发训练,变纯模仿为创造,那么舞蹈教学将不仅会受到更多孩子的欢迎,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孩子创造潜能,增强孩子的创造力,这对孩子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英)伯纳黛特•杜费.早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6
2、邓肯.我的一生 [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2
3、陈康荣.舞蹈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
4、吕艺生.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6
5、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
浅议少儿舞蹈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