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一天活动结束了,家长们陆续接走了自家孩子,可总有那几个晚接的孩子,扬扬也是其中一员。扬扬总会在这时候和其他晚接的孩子一起打打闹闹,直到爷爷来接。可这一天扬扬的爷爷始终没来接他,他一直等,直到只剩下他一个人!其他班级的老师和他开玩笑的说:“呀!今天怎么就剩你一个人啦?是不是每天太调皮了,是你爷爷不要你了吧!”扬扬听这位老师这么一说,非常生气的大叫道“不是的……”说完,一下子忍不住哭起来。我见此状,将他环抱在身边,抚摸他的背告诉他“老师是在和你开玩笑呢!爷爷肯定有事忙,过会就来了,他不会不要你的!”他半信半疑的说“真的么?那我就再等等!”扬扬平复了心情,坐在我身边等着爷爷来接他。这时,他看我有些累了,说“老师,我给你捶背好不好?我在家也给我奶奶捶背呢!”想让他有些事做就答应了他,他的小手开始在我身上敲打。不一会下班时间到了,我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扬扬问我“老师,你要干嘛?要回家了么?”我随口说道“是呀,我要回家啦!”此时,扬扬突然拉着我的手说“我不要你走,我会害怕的”我心里咯噔一下,想着平时耀武扬威、霸道的扬扬居然会和我说他害怕!我看着他的表情,知道他没有说谎,于是决定留下来陪他一起等。没等一会,他的爷爷来了并向我说明了情况,与扬扬爷爷简单沟通之后,我们便道别离开了。
【措施】在孩子难过的时候多陪伴、安慰他
与扬扬的奶奶沟通中知道,扬扬虽很倔强但是很懂事,有时候做出来的事都让他们很
感动。扬扬比较感性,觉得委屈就会掉眼泪,但是又很好哄。在班级,和小朋友闹矛盾后就会觉得委屈,坐在角落里。这时,我就会和他了解情况然后抚摸他的脸,安慰他,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与爱!当扬扬犯错后,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了解事情原委后再与扬扬沟通交流,然后给他适当的安慰和小批评,让他明白犯错了不仅没有表扬而且还要接受批评。我也告诉了扬扬的爷爷奶奶,在他难过的时候可以多安慰,他的确犯错了也不要偏宠他,可以有适当的批评。告诉他的爸爸,要多陪伴孩子,在孩子犯错后不要一味的打骂,要先了解情况再做出判断。
【镜头三】(大班第二学期)周一早晨,扬扬在幼儿园大厅里大哭不肯上学,一直叫着“要
回家”我刚到大厅,只见扬扬哭着喊着要和爸爸回家!在询问下,爸爸很困惑的说:“刚刚
进学校大门时还挺好,就去洗手池那边洗了个手,就开始大哭了,我也不清楚怎么回事!”
我见此状,便将扬扬拉到我怀里,伸手示意扬扬的爸爸让他先离开。扬扬见爸爸离开,哭的
更是伤心,很生气的对我说:“我要回家,你为啥要让我爸爸走?”我安慰他“爸爸要去上
班,他再不去就要迟到了,迟到的话爸爸会不开心的”我抱着他,拍着他的背,想让他安静
下来听我说话“你能和我回班级么?班级还有很多小朋友在等着我们呢,你先和我回班级,
再慢慢和胡老师说好么?”扬扬知道我要拉他回班级,他便死活不愿和我走“我不要去,我
要回家,我不喜欢这里,在这里我要待上好久好久才能回家,我不要……”扬扬一直嘟囔着。
因着急班级里还有其他孩子,便和扬扬说“好,那你现在想干嘛?爸爸已经走了,没人带你
回家的!所以,现在你只能跟我回班上,回去之后我们再商量接下来的事”扬扬见我有些怒
火了,想了想,最后还是边哭边跟着我回班级。回到班级,他还是想着要回家的事,我有意
找话题断掉他的念想。渐渐的,其他孩子都来安慰他,与他做游戏,他也就忘记了要回家的
事。睡完午觉,起床时,见他心情很好,便与他闲聊,想了解他一直吵着回家的原因。原来,
他是因为周末两天都是和爸爸在一起过的,晚上也是和爸爸一起睡觉的,很久没有这样和爸
爸在一起玩耍了,他不舍得和爸爸分开,所以一直吵着要回家!放学时候,是扬扬爸爸来接,
便告诉了他早上扬扬会出现哭闹的原因,爸爸很是愧疚表示会多抽时间陪扬扬,放学有时间
会早点来接!
【措施】爸爸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
升入大班后,扬扬爸爸来接扬扬的次数变得多了。我知道,与扬扬爷爷的沟通起了一些
效果,扬扬爸爸开始对扬扬的关心增多了,也知道抽些时间陪伴他。扬扬对爸爸也是越来越
依赖,与我的交谈中明显的发现,扬扬对爸爸的态度改变了很多,越来越喜欢爸爸了。在与
扬扬爸爸的几次沟通中,发现爸爸现在对扬扬关心了很多,开始询问扬扬在园的表现,也与
扬扬一起参加学校的亲自活动了。但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多时候都不能与扬扬在一起,因此陪
伴扬扬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扬扬对于爸爸极少的陪伴很珍惜!
【分析】在扬扬记事之后的生活中,就没有妈妈这一人物形象存在过,所以在扬扬的家庭中,
长辈们都是很小心的呵护着这位没有母爱的孩子,作为长辈的他们心中充满了怜悯。以至于
在扬扬犯错之后常常表现出“不舍得”而在扬扬想要什么的时候会表现出“很舍得”,从而
让扬扬养成了这样任性、不可理喻、霸道的性格!
镜头一中扬扬时常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班级里捣蛋,从而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在老师这里得到一些表扬,最终为了让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夸奖他。这说明,孩子是需要家长的表扬与肯定,而不是打骂。
镜头二中发生的事,让我看到了扬扬的另一面:他是脆弱的。平时在班级与其他孩子交往中所表现的是:任性、倔强、霸道、自私。扬扬会对“不要你了”这句话反应这么大,是因为他没有安全感,他害怕真的会不要他。这也许与他的家庭有关,虽然没见过妈妈,但长大了的他已经知道妈妈的存在,他知道他失去了妈妈的爱,所以扬扬害怕失去。他喜欢别人都能看到他,喜欢别人夸奖他,喜欢老师能抱抱他亲亲他。他渴望得到大人们的注意和陪伴……
镜头三中的事件,恰好说明爸爸的陪伴对扬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爷爷奶奶的爱永远也比不过爸爸几天的陪伴,扬扬是感性的也是脆弱的,只有爸爸更多关爱与陪伴才能让他更好的成长。
三、案例反思
扬扬的各种行为表现,需要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帮他纠正:要真正的关心孩子的内心需求,对孩子好的表现要及时的表扬;当孩子犯错后,不能强势的去责骂,而是要静下心来好好的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再做出相应的措施;孩子需要爸爸更多的爱与陪伴,作为父亲要多陪伴孩子;作为老师,要及时发现孩子在园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
通过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在幼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内部心理和外部等。不论是幼儿是有意或无意表现出这些偏异行为,老师及家长要及时引导幼儿改善这些行为,要有效帮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