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幼儿心理学》的体会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学习幼儿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个时期的心理年龄特征。但有一点和我们平时理解的不太一样,儿童期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出生到17、18岁左右。当然它还可以细分为更小的阶段,比如常用的婴儿期(出生到2岁)、儿童期(2岁到6岁)、儿童中期(6岁到11岁)和青少年期(11到20岁)。而且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已逐步分化出各个以专门年龄阶段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因为我目前从事的是幼儿教育,所以我选择了阅读《幼儿心理学》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地位不断的强化用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来说明心理机能的涵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向说明性阶段过渡,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此提供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
慢慢的翻开这本书,阅读中我才了解到,原来《幼儿心理学》是一本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教材。课程旨在使学习者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教学实际性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通过阅读《幼儿心理学》,从中我了解到:幼儿心理学就是研究幼儿认识能力、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幼儿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的心理特征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讲的更具体一些,我们可以将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本质特征(表示有特定的性质)。它是和年龄有联系的,因为年龄是时间的标志,代表一定的时期和阶段,一切发展都是和时间有关系的。
幼儿心理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幼儿初期、幼儿中期、幼儿晚期。目前,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是幼儿认知过程(智力活动)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等,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例如在思维发展中,其年龄特征表现为:在幼儿初期,以直觉动作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萌芽;到了幼儿中期,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而到了幼儿晚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已萌芽。二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绪、自我意识、能力、性格、人格等,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其中最主要的环节。例如,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特征表现为:在自我概念方面,幼儿对自己的描绘大多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几乎不会描述自己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在自我评价方面,3岁幼儿的自我评价还不明显,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转折年龄在3·5~4岁,5岁的幼儿绝大多数已能进行自我评价,但还不能独立进行自我评价,并且评价带有极大的情绪性和笼统性;在自我体验方面,幼儿的转折年龄为4岁,5~6岁幼儿大多数已表现出自我情绪体验。主要特点是,幼儿自我情绪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如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感体验(如委屈、自尊、羞愧感)不断深化、发展,同时又表现出易受暗示性。
在探讨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关键期或敏感期。心理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与心理发展的一定时期紧密联系。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某些心理能力与行为的发展有一定的最佳时间,若在此时个体受到相应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心理能力与行为的更好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心理能力与行为的缺失。关于关键期,我们将在后面作更加详细的分析。
(二)探究个体差异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描述,为我们构建了幼儿心理发展的整体框架。对每个幼儿来说,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着相同的模式,但还必须注意到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不仅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可能各不相同,而且各种认知能力和个性心理特征可能也有很大差异。个体差异在孩子出生时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有的孩子安静沉稳、动作缓慢,有的孩子大哭大叫、动作迅速。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带着先天气质特征降临于世,这些先天气质特征更多地受儿童神经系统活动类型的影响,也部分的反映了胎儿期受到胎内环境的影响。在儿童的智力发展领域,个体差异可表现为:有的儿童早慧,有的儿童智力发展滞后,有的儿童智力发展超常,有的儿童智力发展低下,甚至有智力缺陷;有的儿童擅长语言,有的儿童则在操作、推理方面具有优势。在儿童的个性发展领域,个体差异表现得更加明显:有的儿童活泼、开朗、热情、喜欢交往;有的儿童沉静、孤僻、冷淡、不太合群,表现为内向性格。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如何造成的?这些个体差异怎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估?如何科学解释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幼儿心理学要对这些问题作出恰当的解答。
关于学习《幼儿心理学》的体会(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