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描述:佳佳,五岁,班里的孩子,父母的经济水平较好,自己做买卖,因为是自己勤劳致富,本身比较优秀,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比较高,平时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兴趣班一大堆,对孩子总是很苛刻,佳佳与同龄的小孩比起来显得十分内向,让人感觉总是怯生生的,与人交谈只是点头或者摇头,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专制的父母常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干涉过多,管教过于严厉。教育中对孩子态度生硬、方式方法简单,只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愿望,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心理感受,用命令式的言行使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经常以打骂、体罚来使孩子就范。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经常处于被动、压抑状态,缺乏自制能力,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一种表现为顺从、懦弱、缺乏自信、自尊、孤独、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另一种表现为逆反心理强、冷酷无情、有暴力行为。通常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被动,成绩很差。
(三)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关心,也不感兴趣,很少去教育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这类父母存在着典型的角色问题,他们或性格内敛或缺乏权威意识和责任心或社交能力差。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根据研究, 行为越轨的大多数儿童与这类父母有关,都是由于父母对儿童管教放松或过严或前后不一致、父母对儿童缺乏感情、放任自流而不予引导和约束、家庭缺乏亲密性等。实际上亲子间正常接触和交流是舒缓青少年恐惧焦躁、不安的精神良药,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赖感、温馨感,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育、健全性格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竞争的剧烈化和家庭生活电视化,父母对孩子的放任会越来越多,而这与科学的儿童教育是相背的。
个案描述:明明,五岁,班里的孩子,长得非常聪明可爱,父母经常外出工作管的很少,乖的时候不知道多招人疼爱,但是大多数时候非常让人头疼,简直就是家庭物品粉碎机,非常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像有天生的破坏性,被发现做错事时道歉态度之诚恳令人感动,可是再次犯错的速度更是惊人。 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容易形成冷漠、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不遵守纪律、具有攻击性、情绪不安定等不良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发生不良行为问题。由于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少,这种成长环境中的孩子出现适应障碍的可能性很高。他们对学校生活没有什么兴趣学习成绩较差,并在长大后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也有许多孩子表现为性格内向、情绪不安、对人冷淡、兴趣狭窄、缺乏理想。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四)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民主型父母不随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引领和分析,对于儿童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并合理地应用奖罚分明的手段,使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认识,明白事理。调查发现,学业不好儿童的父母中更多的是使用专制及放任的教养方式,而正常儿童,特别是优秀学生的父母,更多的是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民主教养也不是说什么事情都是协商,有民主还要有集中,孩子由于知识经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看问题不会深刻与全面,所以对有些重大问题要由家庭全体成员来讨论,父母可以要求少数服从多数,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个案描述:倩倩,五岁,邻班的孩子,活泼开朗聪明可爱有同情心,小家伙学什么会什么,唱歌、美术、舞蹈都很优秀,做起事情来有模有样。倩倩从小由父母自己亲自带大,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看重,平时对待孩子给予十分平等的地位,学什么兴趣班必须是孩子说“我要学”才进行培养,并且特别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必要时给予帮助,对孩子有一定的纪律和要求,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民主对孩子是很重要的,研究表明,民主的家庭会让孩子天然好奇心得到延续,影响其探究精神。民主还能使家庭生活愉快,可增进全家人的身心健康,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但是,创造民主的氛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全体家庭成员的一致努力,特别是离不开父母的努力。
四、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浅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