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最好的老师,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在孩子受挫时应该利用正确的方法鼓励孩子,不要经常用孩子跟别人比,经常否定孩子;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该先冷静下来,可以跟孩子像朋友聊天一样问问孩子原因,再来告诉孩子下次遇到这样的事应该怎么做,不能孩子一犯错就否定孩子,或者非常严厉的打骂,长期处于被否定的态度下成长的孩子,很可能因为长期压抑而出现攻击性行为。
5、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使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家长过于关注和宠溺孩子,为了孩子的安全,过多的限制孩子的自由和游戏方式,会使幼儿的自我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会使幼儿产生表现性攻击行为,从别的地方来获得快乐。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游乐场,增加幼儿的社会交往,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选择自己的娱乐方式,让幼儿感觉到自由和轻松,而不是一直被保护和限制,幼儿也需要自己进行对世界的不断探索中成长。
三、社会应该如何面对攻击性行为
1、多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营造良好氛围
学前期的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在后面不断地学习和生活里变的丰富和充实,为了更好的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应当多为幼儿创造安全、积极的大环境,能让社会的积极正能量感染和教育幼儿,让幼儿在社会环境中学会遵守规则,文明礼让,从大环境中学习到社会制度和规范,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2、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对幼儿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使幼儿童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许多东西都有两面性,大众传媒也会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造成一定影响,大众传媒的影响会使幼儿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社会应当重视幼儿动画产业的发展,尽量过滤一些易被模仿的不良行为,多传播一些积极的正义的能量,减少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属,也成为孩子的娱乐方式之一,同时,动画片也是孩子的最爱,小猪佩奇、熊出没等一系列动画片都成为孩子的热爱。学前期的孩子非常爱模仿,他们会模仿小猪佩奇说话,模仿乔治发出噜噜声,但是也有孩子因为年龄小分不清事情的严重性和结果,模仿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片段,用火烧小伙伴,所以说电视多媒体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大,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同时注意正确利用大众传媒的影响,在动画片出现不良行为时应该及时跟孩子讲解或者尽量避免有暴力画面的动画片,多给幼儿播放一些益智类或者学习类的动画片。
3、加强社会法制,传播幼儿法制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可以通过社会性知识文化的传播,利用大众传媒给幼儿传播法制知识,加强社会法制的规范,培养幼儿的法制意识。让法制观念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影响幼儿行为,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4、.增强幼儿明辨是非观能力
幼儿在学前阶段还缺乏判断能力,就需要周围人的感染和影响,如果大社会环境能给幼儿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幼儿也能从中得到学习和感染,可以通过在社会交往中,让幼儿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而使幼儿的判断能力得到发展,从而遵守规则,懂得礼让和文明,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