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社会属性还相当不完善,他们的情感功能也不健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调节自身的行动。首先,家庭因素(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直接影响孩子入园时用以适应的图式在数量上的差距,决定处于入园适应期的孩子,多少内容通过同化来适应,多少内容通过调节(顺应)来适应,造成了不同家庭的孩子在适应时间与适应质量上的差距。同时,来自家庭的影响在孩子渡过适应期后!还将产生绵延的影响!方式上主要演变成家庭成员对家园合作的看法、态度与参与度。其次是文化——一种介于家庭与学校特征与规则之间的文化。它以一种“区域”或“场域”的形式影响幼儿对整个环境的适应,如与同伴相处的基本标准、认识新事物的方式等,不同的“场域”影响幼儿同化或顺应的方式选择,其结果直接指向幼儿的入园适应问题。其三是学校因素,包括学校环境(小到教室的基本布置)、教师自身特征等,其中,教师自身特征影响较大。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与孩子最亲密接触的是带班教师,教师的配置与孩子的适应速度与适应水平有直接关系。教师与孩子接触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具体事件,这些具体事件所带来的情绪体验将影响孩子对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判断。教师行为中带着的个性化特征,将直接关系到教师如何看待入园适应期,关系到教师在一定程度的混乱中能否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专业精神。一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如对师生互动性质的认识、对建立依恋关系的态度,这是基础。二是教师的教育监控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它对教师的教育认知水平与教育行为的改善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影响教育效果与儿童发展的核心因素;此外,在实践中教师的年龄与经验也影响教师行为,如对适应期教师与幼儿之间是否容许保持适度的非理性,就与这两者有关。
三、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策略选择
(一)家庭要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充分准备
1、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教给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早上按时起床,晚上按时睡觉,中午养成午睡的习惯;在固定的位置自己吃饭,自己睡觉;大小便时学会自己脱、穿裤子,自己洗手等。培养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认识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这样幼儿就不会因为生活习惯不适应或生活技能差而产生入园不适应。
2、让孩子提前感受幼儿园的快乐气氛,对入园产生期盼心理
家长有意识地提前让幼儿感受幼儿园丰富多彩的环境和快乐有趣的生活,让幼儿对入园产生期盼心理。例如,家长可以在入园前带幼儿去幼儿园玩,让孩子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感受老师的和蔼可亲,感受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乐趣。经常在家说说幼儿园有趣的事,帮助幼儿建立“快乐—幼儿园”的联结,要让幼儿一听到幼儿园就会联想到或感觉到快乐。
3、家长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入园观,做好幼儿入园的心理准备
在幼儿入园适应问题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但往往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影响因素是:家长的亲子依恋和分离焦虑。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交给老师后,他们的情绪也发生很大的波动,有些家长的焦虑和担心程度超过幼儿,甚至折射到孩子身上。家长要对幼儿入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认识到孩子将是一个社会的人,今后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大集体的,需要从孩子进入幼儿园这个小集体开始,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面对孩子的焦虑表现,父母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沉着、冷静、自信、果断,避免大惊小怪;将内心的焦虑彻底甩掉或克制自己。全面了解幼儿园,对老师要有足够的信任,放心把孩子交给老师。送幼儿入园后适当地陪伴一下就离开,不要站在门口张望。中途不要因为不放心而跑去看望,这样反而会引起幼儿情绪波动。入园之初一定要坚持送孩子入园,如果因为心疼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反而会延长孩子的入院适应期。
(二)幼儿园要为幼儿入园创设良好的环境
1、幼儿园要创设适合幼儿,能够吸引幼儿的物质环境
舒适的环境会让幼儿减轻心理紧张,缓解分离焦虑,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征,精心布置活动室。例如色彩鲜艳的墙饰,各种各样的玩具,精彩好看的图书,有趣的故事情节等,都能让幼儿转移注意力。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新奇漂亮的环境吸引下,会情不自禁地参与活动,暂时忘记离开家人的不适应,并逐渐适应和喜爱上幼儿园。
2、幼儿园要尽量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
幼儿入园适应问题及策略分析(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