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通常会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来操作。但是他们在完成一项游戏后,经常不会自主的开始下一步的操作游戏,而是表现出来观察或停止的行为。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通常不会自主解决遇到的难题,从而离开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始终都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一定可循的规律。他们在游戏中对待一个玩具或者一项新内容遇到一定的困难时,幼儿会表现出怀疑的行为。此时需要教师的引导,他们才可以完成任务。
(二)中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
1 幼儿的社会交往逐渐增多,开始喜欢合作游戏
中班幼儿在和小伙伴一同玩游戏时,他们在活动中慢慢学会了相处。会表现出与小伙伴一起分享快乐,还掌握了带领小伙伴和听从小伙伴的经验。这时中班幼儿会表现出一定嫉妒心,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挫败与愤怒。中班幼儿更喜欢炫耀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他们会慢慢了解和掌握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法在集体活动中。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游戏同伴,在游戏中开始逐渐表现出合作性和坚持性,很少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中班幼儿在游戏中开始慢慢学会了合作、分享、互助,开始表现出有目的性的行为,慢慢学会了调节他们的情绪,开始萌发出了规则意识。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交往,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增强。
2 幼儿具有了自主的创新意识
中班幼儿具有了一定的创新意识,而且能够很好的进行游戏活动。对于相同的玩具,当进行多次操作后开始不满足于原来的普通玩法,开始试用新的玩法。能积极主动的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始不断地变换角度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探索,对不同的游戏产生兴趣。例如:积木搭建活动过程中,他们改变了以往仅仅用积木搭建的单一动作,开始尝试运用多种建构方法来搭建多样化的积木,对积木的玩法开始表现出自己独有的创新性。
3 幼儿自主能力不断增强
中班幼儿的游戏内容虽然还处于不稳定的过程,但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表现的自主性比小班幼儿的自主性明显有所加强。他们能够自主组织一些游戏环节和游戏内容。他们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游戏方法和规则往往更多地表现为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爱好和兴趣。幼儿在进行游戏时,他们更多地是按照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玩的玩具,不会关心伙伴的需求。
(三)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
1 幼儿表现良好的合作能力,以合作性游戏为主
大班幼儿由于年龄的增长,喜欢与伙伴一起进行游戏。大班幼儿的注意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交际沟通能力也提高了。他们不但开始关心自己的活动,而且也关心伙伴的活动了。由于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不断提升,大班幼儿对周围成年人的社会活动的认知也越来越完整和丰富,大班幼儿的生活感受和理解能力也越来越深刻。游戏过程中表现出以合作性的游戏为主,幼儿会自己组成小组,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活动目标,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2 幼儿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大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能够有效的迁移原由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游戏操作时对游戏材料的玩耍不会仅限于一种操作方式,会争取想更多的玩法和操作技能。在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随着游戏情节的推进。特们的想象力不仅在内容上开始创新,而且还表现出充分地利用活动和玩具来表现他们的想象能力,因此在游戏活动中他们表现出更多的创新性。例如在游戏“给小鸟做个家”的活动过程中,大班幼儿用陶泥做各式各样的家,然后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想象能力,把活动变成一个有故事情节的“家”。以上都能充分说明,大班幼儿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想象能力自由而丰富,大班幼儿的想象能力很大,而且他们想象的过程中更具有创造性。
3 幼儿自主能力增加
不同年龄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及指导策略(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