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目前面临很多的问题,主要取决于三个大的方面,简单来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取决于父母、幼儿园及幼儿三个关键性人物,根据:安雅琼.《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及解决战略》文献中可以总结归纳得出当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幼儿的父母方面
幼儿在未被送去幼儿园之前所有时间都是跟自己的父母及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玩耍等等。所以幼儿的亲属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关于幼儿亲属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
1、溺爱
由于当前家庭中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很少需要孩子为自己动手做些什么,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对孩子极度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包办代替,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导致现在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差。
2、剥夺幼儿训练的机会
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什么都不能独立去做,总怕累着孩子,伤着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动手的机会。由于小朋友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家长后悔没帮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减少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刚学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3、教育方法不当
当孩子做错或做不好时,采取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5]。
还有很多家长更多的是顺其自然的以自己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孩子,有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在家长本人来讲并未意识到,他们更多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是自己的实际经验。换句话说,有的并没意识到时代在发展,老套的教育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以上两种情况是大家可能经常见到的,或许还教育方式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不当。
4、忽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在幼儿园多学文化知识,认为孩子学习好就可以了,以为生活自理能力长大之后自然就会了,没能认识到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忽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6]。
(二)幼儿园方面
如同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现状里面提到的那样,伴随着学生体罚事件的不断曝光,幼儿园面临的更多的是社会舆论压力,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局限性。
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磕磕碰碰,当做父母的看到难免会加已夸大式的猜忌,从而引起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误会,甚至是造成幼儿园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就造成了幼儿园更多的是照顾幼儿,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无法得到系统性培养。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3)(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