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教师的自然属性是人,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要得到保证,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创建良好安全的园所环境进行保证。情感与归属的需要,在这里主要分为园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情感需求,在管理中营造爱的平等的氛围,满足教师的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去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尊重作为人与人沟通和交往的前提,在民办幼儿教师中比较缺失,首先是社会的误解,园长应该树立教师正确的自我认识,对一些不端正的思想及时疏导和纠正,教师和教师之间管理者应该提供健康的竞争和交流平台,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共同提高。自我实现需求就是教师在前四个需求被满足的基础上,通过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人优势,自主的进行教育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不断提高,在逐渐进步中体会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同时体会到强大的满足感。
(四)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园长要对本园教师队伍进行分析,认真思考本园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方向,针对已有的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如何提高水平及骨干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等问题,定制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努力加强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安排骨干教师担任园内各教研组、年级组长,负责组织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研究特长和引领作用。对于骨干教师要与园所签订规范的较长期的劳动合同,并且在工资待遇上有较大优势。骨干教师签约年轻教师,采取以师带徒的形式,让每一位骨干教师都与年轻教师签订师徒协议,通过手把手、面对面、一对一的培养方式,在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过程中,稳定教师队伍,防止年轻教师频繁流动。
五、总结
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因为幼儿园是影响人、教育人的机构,它需要通过管理者——教师去直接影响孩子,援助孩子。因此,教师必须有过硬的知识水平和坚定地信念。幼儿教育中的很多理念,不仅仅是教师认知层面上的东西,更多的要上从管理者下到教师深深的体会和尊重相关的政策和规律。管理者在幼儿园教师的管理中也应该践行这个理念,让教师自然地浸润在被尊重、被信任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中,耳濡目染,才能使“尊重幼儿”的教育观在他们的心里扎根,在他们的言行中自然地流露。反之,若他们自身的人格和权利没有得到尊重,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中,很难想象他们能够真正地尊重幼儿。为此,管理者要掌握正确的管理理论,切实落实好国家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营造信任、关注教师的氛围,激励每一位教师都找到自己的位置,让每一位教师都在不断前行,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提高,让每个人都有成长感和归属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才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民办幼儿园才能回报给社会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宋杨.浅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缓解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44)
[2] 李晓萍.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7(11)
[3]程安琴,孙承毅.当前我国民办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困局及破解策略——基于“虐童”事件产生的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01)
[4] .薛莉.关于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途径研究[J]才智.2017(10)
[5] 田媛,张振平.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非在编幼儿教师管理策略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06)
适应幼儿园教师特点的有效管理(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