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营造个性化教育的环境
可是个性化教育对于环境的要求十分严谨。这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社会空间”。教育作为我们的生存和生活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有是作为社会大系统中包含的子系统。并且反应出了人们生存环境的实际情况。在这种“社会空间”中,我们要学会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把教育和环境相结合,让教育成为一个顺其自然是的事,不要让孩子延误教育本身,真正的实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生活中爱上学习,在生活中享受学习。
4.2针对不同个性孩子要用不同的方式
当然由于人们存在差异性,孩子也是一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等。
例如:当面对活泼型的孩子时,我们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自律,同时让他们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同时我们要在平时学会鼓励、激励他们,让他们从事自己喜欢的方向,但是对他们不好的行为绝对不纵容,必须给他们一种团队的环境来影响他们。
而当我们面对力量型的孩子时,我们要学会拒绝他们的随心所欲,真正的做到拒绝他们的霸道和控制欲,而我们要学会面对他们心中的公平和公正,并且在“社会空间”中给与他们足够的自由度。而责任也是他们需要学会的,承担起自己应该面对的事。
一样,面对和平型的孩子时,做到舒缓孩子的情绪,不要让孩子感受到过多身边和生活中的压力,应该做到依靠孩子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情绪。
4.2.1消极的孩子要肯定
有句话说的好,小孩子一定要肯定,而消极的小孩子更是这样。我们面对消极的小孩子一定要给予更多的肯定,而这种肯定,会在无形中给予孩子自信。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表现都是需要依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的,“社会空间”对于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要随时提醒孩子做的事情是对的,是值得鼓励的,让他有勇气去进行下一次活动,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让孩子变得不再“消极”。
4.3培养一个有特点的孩子
作为家长和老师,培养我们的孩子不仅仅是我们的义务,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而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发智力、培养乐感、协调身体、培养习惯、磨炼意志、提高情商、陶冶情操、扩展知识等等方面。
并且,我们要学着时常的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才会有兴趣去继续学习,哪怕他只改正了身上的一个缺点,也是重大的突破。同时我们也要经常孩子定制他自己的小目标,让孩子自己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提问,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让孩子拥有求知欲。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一个有特点的孩子。
5.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探讨了学龄前孩子的个性化教育,总述了什么是孩子的个性化教育,并且我们面对不同类型的孩子、不同方向的教育该怎么实现个性化教育。而我们最重要做到的还是发自内心的对孩子好,并且以最真诚的态度和孩子做朋友,寓教于乐,在生活中让孩子受到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将孩子真正的培养成一个可以独立思考、学会自己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崔洁.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的调查[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4):176-177.
[2]蒋艺,张婍.学龄前儿童饮食心理行为现状及发展调查[J].劳动保障世界,2018(18):69-70.
[3]李伟,张劲松.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特点及其干预方法[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8,6(02):87-91.
[4]吴婷,朱丽莎,王分分,龙红,王继源,陈玥,李新,金美慧,胡梅,祝卓宏.学龄前儿童母亲心理灵活性与养育心理灵活性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06):502-507.
[5]贺金娥,刘治民,高春燕.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和家庭环境的关系[J].当代医学,2015,21(17):163-164.
试论学龄前儿童的个性化教育(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