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所论述的个性化教育在家长眼中,也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一种能力与习惯,并且认为目前的许多固有教育模式并不适合孩子的长远发展。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过一篇调查,家长眼中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更加倾向于让孩子向老师获得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个时候家长要做什么呢?我们要告诉孩子怎样学习,而不是单纯的去学习什么,在孩子真正的掌握方法之后,才可以自己去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长远的角度上达到长足的发展。
3.2促进家庭教育的专业性
这也引出了我们另外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家庭教育到底应该以什么方式出现?结果是,家庭教育应该呈现出属于它的专业性。首先家庭教育的指导对象不同,学校指导的是学生,家庭教育则针对的是家人。这种日积月累的言传身教,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相较于学校更为重要。父母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学生,而孩子也不会把自己的父母当做老师,这样的教育更加有长性,也更加有耐心。但是保持原则性也相当重要。
3.3促进学校教育的专业性
那么相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面对专业性应该怎么样呢?首先是学校固有的教育模式应该做到专业性,对于孩子发展的每一方面做到切勿厚此薄彼,让孩子保持全面发展。其次是教师团队的专业性,教师团队针对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能力教育方法不仅要做到稳扎稳打,同事要逐步提高自己的底蕴,让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切不断成长。
3.4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针对于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我们要有一个总体化的方案,对于孩子要有诸多方面,例如专业方向、课程进度以及教师团队等的选择权。当然现在有许多高校和中学都已经采用,可是却没有做到十分全面的普及,而我们在今后要做的就是把教学方式、方案的的创新做到位,同同时也要注意对于不同孩子要采取不同方式的处理,将个性化教育付诸到实践当中,切切实实的将孩子的个性完全发挥出来,切忌对孩子进行”一刀切”。
4.如何将个性化教育分类实施
个性化教育真正实施起来的难度很大,但是真正难点是在于怎样将它分类。首先第一点是孩子教育环境的明确,家庭和学校仅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更为的重要,将这一点明确,就可以让家长和学校更加注重孩子生活方面,真正做到关心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把目光仅仅放在孩子所谓的学习方面。其次是针对不同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