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明确教师的角色和地位
儿童应成为游戏的主人,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就是消极的,恰恰相反,教师应秉持“强化主体发展,彰显游戏精神”的介入支持策略,对幼儿游戏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指导。澳大利亚的一位幼教专家曾指出,要想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教师首先就必须怀有一颗童心,像孩子们一样喜爱玩具、爱好游戏。当教师参与到游戏中的时候,更能以一种儿童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游戏,以一种童心去感受这个游戏,是一种纯粹地从这个游戏好不好玩、幼儿喜不喜欢、快不快乐这点去考虑。幼儿也会在教师的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益匪浅,他们通过模仿、学习教师在游戏中的方式、方法、技巧,以提高自己的游戏水平,从而从游戏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快乐。
在一所幼儿园的中班户外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玩丢手绢的游戏。幼儿互相追逐,尽情地享受奔跑带来的快乐。教师也参与其中,虽然不是直接加入到游戏,但教师在一旁加油、打气,也完全沉浸在游戏紧张的氛围中,和儿童一起玩时而发出紧张的尖叫,时而屏住呼吸。游戏结束的时候,幼儿和教师都十分尽兴,一起体会到游戏中的快乐。当然,教师不仅应该作为幼儿游戏的伙伴,还要适时地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也要及时地对游戏的反馈进行分析和总结。在一次小班幼儿的分区美术活动中,教师会对画画得好的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对不太懂得使用剪刀的幼儿给予帮助,也没有规定剪什么,这样,幼儿能更自由的发挥,想剪什么就剪什么,就有了更大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该善于捕捉幼儿瞬间的游戏行为,并进行分析,以了解幼儿究竟对这个游戏是否感兴趣,幼儿的游戏水平等,然后及时对游戏进行调整,使游戏更能符合幼儿的需求。
(三)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
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特别是自由游戏和户外游戏活动。游戏时间得到保证是充分实现游戏价值的首要条件。日本幼儿园就十分重视幼儿游戏教育,让儿童有充足的游戏时间。日本幼儿一天在园生活是从自由游戏开始的。一般来说,日本幼儿园教育活动有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两种形式。幼儿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的时间比一般为1:3,也就是说幼儿每天大约有三个小时可以进行户外自发自主的游戏,并且集体活动也以游戏为主。
游戏对于幼儿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说并不是“无用”的,而是处处充满着教育的意味。杜威说过,“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儿童从各种各样的游戏中获得各种各样的丰富经验,在未来就会成为儿童学习的重要基础,只有把游戏看做是内在于儿童生命、成长、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让游戏发挥其重要的教育价值。游戏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水平,他们的生活和游戏密切相关,游戏还能带给幼儿快乐的感觉,户外游戏能让幼儿接触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使幼儿亲近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发展
(四)做到教育活动游戏化,游戏活动教育化
幼儿园游戏开展的现状及改进策略——以启明星幼儿(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