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
摘要:幼儿园绘画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每一幅画、每一件手工作品都是孩子成长的足迹,是孩子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绘画活动中不仅能体验到无穷无尽的乐趣,还能发展思维、想象和创造力,满足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我们要为孩子创设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通过作品欣赏拓宽孩子的视野,借助故事、音乐丰富孩子的绘画内容,采用不同的创作形式充分发挥孩子想象,使绘画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关键词:绘画,欣赏,想象
幼儿园绘画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每一幅画、每一件手工作品都是孩子成长的足迹,是孩子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特别是在大班绘画活动中,表现的不再是无意识的乱涂乱画,孩子们笔下绘出的事物也开始变得丰富饱满,生动灵性,是一种自我的欣赏,一种心灵的闪动。蒙台梭利主张:“应让儿童自由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动按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渠道让孩子在绘画活动中快乐的成长。
一、作品欣赏——放飞孩子自由的思维
1.名画家作品欣赏,拓展孩子的思维。
在幼儿的世界里,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新鲜。名家作品更是让孩子充满锻炼和幻想,通过让孩子欣赏名家作品,实现与名师的对话,感受画家在构图、色彩方面等方面的精湛艺术风格,同时也拓宽了幼儿的视野,启迪孩子的心灵,丰富孩子的艺术感受。
如在绘画活动《奇妙的夜空》中,一开始我让幼儿说说自己晚上看到的夜空是怎样的?有幼儿开始说“很美”,“很凉快”,“有月亮和星星”,“有时候没有星星和月亮的”,孩子们把自己平常夜里见到的夜空一股脑儿的都说了出来,于是我接着说“今天呀,我想请小朋友来看一幅由外国的叔叔画的夜空”。当我出示了凡高的名画《星月夜》之后,有点幼儿开始赞叹“哇!好漂亮啊!”也有的幼儿不以为然皱着眉头说:“太黑了”、 “是月亮吧,星星没那么大”、“怎么会是月亮呀,月亮只有一个,那个是星星” 、“有点晕”、“是龙卷风吧”„„在活动中幼儿不断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正是由于有了直观的感受,才把自由思维的琴弦拨动起来。
2.同伴作品欣赏,提升孩子的经验。
大班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每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被表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当然,每一个孩子因能力差异、思考角度不同,所出现的作品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因此,我利用孩子身上的优势,让孩子们相互学习,同时增强孩子绘画的信心。
如在绘画活动《暑假里的快乐》中,孩子们非常认真地沉浸在自己创作的世界里。这时,我看到一位幼儿的画很有趣、很特别,他画了《蚂蚁王国》,画中有小朋友和蚂蚁还有花朵和蘑菇,小朋友和蚂蚁的大小是差不多大的,而花朵和蘑菇都是超出了原有的大小,大到可以当小朋友和蚂蚁的家。于是,我就把这幅画拿出来,让小朋友观察这幅画的特别之处,猜猜小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孩子们看后非常兴奋,纷纷发表自己的观察感受:
幼:“人比蚂蚁都小,好奇怪啊!”
幼:“这蘑菇颜色涂得真好,这是蚂蚁漂亮的家吧!” 幼:“蚂蚁画的很像。”„„
孩子们的语言虽简单浅显,但他们已经能慢慢的解读和欣赏同伴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获得了美的感受,激发了绘画中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多种渠道——丰富孩子绘画的内容
新《纲要》中要求: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在传统的绘画活动中,很少把各领域活动联系起来,画画就是单一的绘画。在《纲要》的引领下,我们开始尝试把单一的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支撑的知识链,扩大幼儿绘画创作的空间,使绘画活动变得更为自然、更为多样。
1.故事让孩子的画面更加生动。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童话故事和游戏一样是儿童童年不可缺少的。故事深受幼儿欢迎,是幼儿接触最多的文学。它有着生动的情节、有趣的形象,情节中充满幻想的色彩,这些都能触动幼儿的思维和灵感,促进幼儿想象力。因此,我们尝试了结合故事让幼儿来绘画。
语言活动《聪明的乌龟》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故事,在活动中我特意没有准备图片,让幼儿自由想象故事中的情景。活动结束后孩子意犹未尽,于是就顺水推舟让孩子来画一画这个故事。孩子们兴趣高昂,拿起画笔刷刷的开始了创作。有些小朋友还很有创意的在狐狸看到小青蛙这一内容时在狐狸的脑袋上方画了一朵云,云里有一个汉堡,表示狐狸很想吃青蛙„„这就是孩子如此直接而有趣的表达。结合故事绘画,丰富孩子绘画的内容,并让幼儿在绘画中有了更多的收获。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指导相关研究(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