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许多教师有一种误解,认为区域活动就是幼儿的自由活动,幼儿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只要不伤害身心健康就可以了,它们只是为区域活动的开展准备适当的环境语文。材料。根本不关心幼儿自主活动进行的情况,还有些教师则以成人的眼光指导者角度看待幼儿的学习和游戏活动。急切希望幼儿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在指导过程中很少用心去观察了解幼儿园是如何想的,总是习惯于把现成的知识及答案告诉幼儿,不时的中断幼儿的自主活动,千方百计寻找教育的机会,把幼儿的自主活动一下,事先设计好的教育目的,幼儿受到很大的挫伤。
三、区域活动的改进策略
(一)、利用有限空间,创优区域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科学设置区域环境,适当扩展活动空间。区域环境的布置首先应考虑空间的大小,让幼儿有足够的场所活动以充分发展自我,那先把区域活动室,就在教室的幼儿园开展活动时,要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联通和分散各个区,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区域活动的布置进行适当调整,只要有需要就是完全可以把区域活动的空间扩展大教室中央延伸到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甚至延伸到教室外的走廊都刷空间中,当然教师也可以缩小甚至取消某个区域,只要这样,幼儿园正式的空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二)、结合主题活动创设区域活动
主题活动是指在一段活动那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在优化区域活动时,可以根据主题内容,充分利用室内外地面墙面和空间的尽可能多的为幼儿提供知识和信息刺激,提高幼儿无意识学习能力,如开展金色的秋天这一主题活动,可结合中秋节在屋顶悬挂,所将孩子家长自制的月饼盒灯笼以及各种秋天的蔬果吊挂起来,布置一个以“金色秋天”为主题的区域活动环境活动时,蔬果变成了水果写生区和泥工区的小模特,这样将区域活动以主题活动这两种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模式,以有效的方式整合起来,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个性、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三)、潜移默化中发展幼儿
(1)、有效利用阳台走廊楼道桌面及窗台窗户等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区域活动环境,认识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例如在每个,柜子做好标记和加减对应和点数对应和图形对应,或数数对应,不但有利于培养幼儿物归原处的好习惯。而且将计算分类等整合到了区域活动,促进幼儿思维发展。阳台走廊是幼儿经常玩耍的地方,就是可以在墙壁上画上空旷,让幼儿自由的创作,随时记录所想,让阳台走廊成为孩子自由涂抹和作品展示的天地楼,到时幼儿每天学习活动的必经之地,教师可以在楼道墙上进行创设,如:在楼梯台阶上画着小脚丫,既美化空间又能起到一定教育作用,让 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走习惯等。投放材料,发挥幼儿主体。材料是幼儿探索学习和发展的刺激物与中介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雾化室,教师研发制是孩子探究的桥梁,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必须注意材料多样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材料投放要求多样性
多种多样的材料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材料,打破材料收集渠道的单一性。幼儿园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材料库,在各班设置材料箱,分类摆放材料,并强调班级资源共享,在坚持适合,实用、安全、卫生的原则下,我们还可以结合区域活动目标,通过遗物多有废物利用,以物代物的方法,提高材料利用率教育效应对于同一区域的材料投放也要强调多样性,如在主题活动有趣的电动玩具中,教师可以在科学区头发多种多样的,电动玩具会亮的,会想到会动的,另外提供一个电池形状也可各异, 从而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
(3)、材料投放要求层次性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差异,纲要中特别强调指出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在投放材料材料时,不能只考虑幼儿的普遍性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每位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设计提供相应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满足每位幼儿的操作欲望,并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4)、材料投放要求开放性
学龄前的孩子思维比较直接,某一件新鲜事我能一下子引起他的兴趣,同时又会很快失去兴趣,往往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后又去干另一件事。因此他们的探索能力也较弱,以开放的方式呈现材料,幼儿有更大的自由选择和自由操作的可能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喜欢和乐于操作的各种材料转变教师角色适度指导活动。
《新纲要》提出的区域活动最突显出来的是教师由原先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指挥者的角色转换成幼儿活动的引导者,观察者,评价者和儿童的伙伴。实践证明要想提高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教师的适度指导是关键。
1、教师首先是一个观察者与发现者
暂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观察,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去发现问题,发现幼儿的潜力和需要,去积累判断决策的依据去确定适合每位幼儿能力个性相互作用的方法,作为一个有线的教师应该是时注意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观察的内容是重点观察幼儿学习探索的情况。
2、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活动、自主学习的地方,但这并不是说区域活动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只不过教师并不直接干预幼儿的活动,而是进行隐形指导、适度指导。适度,是指教师的指导要有留余地,应该给孩子更多自己探索发现的空间与机会,允许幼儿犯错又要鼓励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可以在让幼儿大胆提出疑问,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但绝不是包办代替幼儿一切思维与想法。
3、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与积极的评价者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是幼儿活动的伙伴,是他们的合作者,这次可以参与幼儿的区域活动,以同伴的身份与幼儿共同学习,游戏体验成功,共享快乐,这样幼儿会觉得教师参与的活动肯定是值得进行的活动,因此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
总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游戏的典型代表,能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表现自我及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能力。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让我们的孩子们更加健康的成长,向着他们的未来迈出有力的一步。 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是一个缓慢的探索过程,需要教师们掌握各方面因素进行长时间的归纳总结、不断完善,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全面的、综合的、灵活的加以运用,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鲍瑞芳.如何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1(07).
何利英.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03).
[3]付 燕.如何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J].读写算(教研版),2012(20).
[4] 万冬梅.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幼儿园游戏开展的现状及改进策略——以幼儿园为例(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