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绘画指导策略研究
摘 要: 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幼儿潜在的美术素质和能力,塑造幼儿活泼开朗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幼儿园课程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就肯定了艺术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而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幼儿 美术 兴趣 注意力
3—4岁的孩子都喜欢涂涂画画,画画是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乃至整个童心世界的一种语言。小班幼儿绘画发展水平正处于“涂鸦期”,由于年龄小,手的动作发展不够灵活,加上他们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不清楚应该如何画,不知用正确方法涂色,不懂如何使画面变得漂亮,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中游戏,随自己的兴趣任意涂抹,画出的物体不太规范(成形)。因此,小班幼儿的美术教学是难度较大的一个年龄阶段,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能,使幼儿学会绘画的手段,表现他们内心意图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孩子的绘画过程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前儿童绘画指导的重要意义
由于年龄小,孩子对绘画一无所知,他们只会持笔乱涂乱抹,来体现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伴随着这种体验,他们对画画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这时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教孩子画些什么,也不必强调幼儿画得像不像,因为这样易使幼儿失去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而应该去引导、呵护、培养。提高幼儿的这种兴趣。
1.提供丰富的作画工具及材料。
幼儿绘画中,不能单一只用一种绘画工具来做画,这样容易导致幼儿没有新鲜感,因此每次作画教师尽量要让幼儿感到绘画课的新鲜和好奇。刚开始我让幼儿先用水彩笔学画画,当孩子对水彩笔画有一定的了解,使用时幼儿便会感到不新鲜,这时,教师便要换其他的绘画工具,如:油画棒、棉签、手指点画、水粉颜料、调色盘等。使幼儿感觉到绘画工具的多种多样性,使幼儿对绘画兴趣进一步提高。
2.运用游戏法,唤起幼儿绘画兴趣。
添画游戏:
为了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每次作画前,我都先在纸上画上一些漂亮而有趣的图画,然后请幼儿继续画下去,这些添画的部分尽管很简单,但在整个画面上不可少。比如教幼儿画直线时,我给幼儿讲“老狼和小兔”的故事,提议大家用短直线帮小兔造篱笆。有的孩子画成斜线,我就说:篱笆快倒了,再插几根直的吧!有的画的很稀,我就说:这儿还有个大洞,老狼能钻进来,快补几根线吧!经过不断地提示,幼儿都把画画完了,我就用小兔的口气说:“谢谢小朋友,现在老狼钻不进来了。”孩子们都感到自己为小兔做了一件好事。孩子们对这种游戏非常感兴趣。 线条具有最丰富的二维空间表现力。。不仅可以通过直线、横线、弧线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构成各种形状,提供三维空间感觉,而且,线条本身就可以显示出韵律感和生气。而艺术家对于物态的领悟最终归为线条样态。
涂色游戏:
学前儿童绘画指导策略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