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园长的管理水平有限
由于目前农村幼儿园大多采取传统的“园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集权制的管理模式,这无疑对幼儿园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俗话说:“有一个好园长,就有一所学校”。园长处于微观系统的核心地位,担当者独特的主导、调控、中介与缓冲等多种作用,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系统中最具有动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园长是幼儿园的一把手,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模式、其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直接的引领和支持作用。
(三)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认识不到位
由于幼儿教师的分工很粗,类很少,特别是很多农村幼儿园保教不分,加上幼儿自理能力差,需要照顾,幼儿教师的劳动比较琐碎辛苦,工作周期长,中途不能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利用课件时间来调整一下工作思路,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她们渐渐地误认为只要对孩子有爱心、有责任心,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好,让家长满意,就是一位好教师,工作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对幼教工作缺乏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虽然,在调查中她们教师渴望能有机会参加教研、业务培训活动,但真正有机会给他们外出学习时,很多教师并不珍惜,学习态度不端正,找借口请假。平时不阅读专业书籍,有些教师只有到上缴学习笔记的期限时,才匆匆忙忙找来一本杂志,抄满一页纸应付检查,这一过程有时还是在聊天中进行,至于写了些什么、中间有没有跳行、通不通顺一概不管。有的园长无奈的说,如果没有这点硬性的规定,有些老师连书的不会翻一翻。当专业成长不是源自幼儿教师自身的内在动力,而是一种外在责任时,要想提高教师的素质是非常困难的。综合以上讨论,制约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因素也就是教师来看,对自身专业发展认识不到位是影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九、促进幼儿专业发展对策
(一)宏观层面
1、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专业扶持、监督、评估政策法规
国家的政策法规直接决定了一项职业的地位、待遇,体现国家、政府对该职业的重视程度。我国目前与幼儿教师相关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与为幼儿教师教育提供规范和监督,如教师的入职标准,教师教育的监督责任等方面已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在依法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监督与评估,以及严格控制幼儿教师“入口”仍有欠缺有待加强。
2、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无论对于教师还是社会来说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我国,各地区在师资结构、升职培训条件等方面的差距较大,造成了国家在师资培训上进行宏观调控的困难,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在“入口处”成为入职幼儿教师的素质监察站,在培训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负有组织和监督各幼儿园开展教师培训的责任,调配优质的师资到师资力量较弱的园所去,引领和带动该园的教师专业发展。在赋予教育主管部门权利的同时,明确教育相关主管部门的责任,实现权责对应。
3、完善幼儿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完善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制度成为良好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公正、客观地看待老师,防止只看学历高低的片面做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导。首先,它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做出了过程性评判,除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专业发展标准之外,对于教师相关的各环节也进行长期、系统、深化的评价,使专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其次,最大限度地吸引幼教系统的他人参与——领导、同事、家长以及幼儿,成为提供专业合作的有利平台;第三,充分发挥了激励和导向的功能,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引了方向,引领每一名幼儿教师实现初任教师——经验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的转变,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师任职主要是凭借幼儿教师资格证,因此健全幼儿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实现幼儿教师聘任的标准化,脱离专业的限制,吸引更多适合学前教育的人才。应该由教育部门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细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其全面有效的实施。可以把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融入到教师资格证书的考核制度中,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教师考核侧重点有所不同。针对非学前专业的准教师,有必要实行几年制的教师资格证,作为获得终生幼儿教师资格的过渡。对于学前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完成了相应课程之后,还应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并且在教师资格证制度中明确和细化对于教育实践的考核,实现幼儿教师的终身学习,终身进取。
4、改革学前专业课程体系
首先是改革幼儿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当前幼儿师范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或是侧重理论性,或是侧重技能性,缺乏有特色的、边缘的和交叉性的学科与专业,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学科知识面,难以适应现代教师应具有宽厚与综合性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因此,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与课程,应该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一方面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理论深度,可以开展相应的专业学习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如介绍世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让学生参与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的讨论等。另一方面调整课程设置、专业结构,拓宽和加深幼师课程,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四大板块有机整合,建构多元化的幼师课程。其次是要完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更新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尤其强调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的教学生涯中重要的事情。最后是设置的课程着重培养幼儿教师学习能力、科研能力。
(二)中观层面
乔司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