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涵义3
(一)教育均衡的理论基石3
(二)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3
二、教育失衡的表现维度6
(一)地区间教育不均衡的表现——教育投入不平衡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致性6
(二)城乡间教育不均衡的表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偏差与平衡6
(三)校际间教育不均衡的表现——基础教育发展的“细腰”7
三、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8
(一)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应承担主要职责8
(二)建立“教育特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8
四、参考文献9
致谢10
内 容 摘 要
教育作为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应该从时代的大背景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和主体性.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但是,现在教育发展的不和谐与不均衡在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表现地尤为明显。因此,促进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与均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改革面临的新任务。
关键词 教育均衡,城乡差距,教育公平。
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伴随着这个历史性成就的是环境的恶化、社会差异的扩大、传统价值与信仰的萎缩、
社会理解和亲密感的丧失、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的失衡,解决均衡问题迫在眉睫。教育作为社会变革的积极力量,应该从时代的大背景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和主体性.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均衡发展积极地创造条件。促进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与均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改革面临的新任务。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涵义
(一)教育均衡的理论基石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可以保证教育领域内最弱势的社会群体也能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改变弱势人群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促使弱势人群向上流动、促进人的平等发展,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进而增进社会的平等,促进社会的稳定。均衡发展是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稳定、融合和协调发展的基础。
(二)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
教育均衡
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足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很多国家政府孜孜追求的目标。但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有学者认为: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理论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均衡发展不是教育发展的目标,它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实现“向所有人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的途径。不能把均衡和优质对立起来,既不能单纯追求不公平的优质,也不能追求低水平的均衡。均衡发展与优质发展是统一的。均衡发展的本质在于缩小教育差距,通过普遍提高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为实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享有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教育的目标创造条件。
有研究提出,“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性的原则,均衡是为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不是“一刀切”,而是鼓励办出特色;“均衡教育”也不是限制发展,把高水平的拉下来,而是要鼓励发展快的地区提高质量和水平。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把水平不高的提上来;“均衡发展”不是低水平、停滞不前静态的教育,而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关注的重心主要在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效益上,反映在目前的教育统计中,主要表现为教育发展的数量、规模、效率等方面的指标。缺少反映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公平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与教育效率相关的概念。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历来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理念,也是一个追求的目标。然而,在现实中二者却经常发生矛盾 。关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认为这种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冲突在教育价值选择中不仅是永恒的,而且是有益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需要建立效率基础上的公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不仅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且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健康而快速的发展。第二 ,认为教育公平与效率是两难的选择,应该坚持公平优先的原则 。第三,认为教育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更多的教育公平与更高的教育效率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率不是矛盾冲突的,也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二者根本不是在同一个逻辑维度上的、可以比较重要性高低的概念和范畴。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两个可以独立的、同等重要的教育追求或者教育目标。现代教育永远都应该坚持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 ”的原则。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所以能够并重和统一,在于二者各自都具有内在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已经被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所证明。
美国现在的教育政策有两个追求,一是平等;一是质量 ,更是直接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其公平在于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其效率在于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国家战略意图。从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来看,教育公平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衡,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是平等与效率。
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
有学者认为,教育不公平现象是由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客观的必然性,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指导思想、教育结构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低且不平衡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有的学者从社会学视角进行宏观层面的考虑,认为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如家庭背景、地区和城乡差异;制度层面,如制度化教育、收费制度、招生指导、重点班校制度等;政策与实施层面,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二、教育失衡的表现维度
(一)地区间教育不均衡的表现——教育投入不平衡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致性
教育发展不平衡首先表现在教育投资总量的不平衡。一般衡量一个地区教育投资水平的指标是全部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教育经费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但由于各国财政制度差异较大,故多采用前一指标。从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一国一定时期内的教育投资水平,以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随人均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统计数字表明:各省份的情况却呈相反的趋势,即不发达省区的教育投资水平较高,而发达地区反而较低,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投资水平的矛盾。
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