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再仅限于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而是政府与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是企业与专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不仅要与主管政府打交道,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本部以及各分支机构所在地政府的关系。政企关系主体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所呈现出的上述变化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对于我国的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来说,这些变化是新生事物,在处理双方关系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良好政企关系的建立,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
四、政企关系新变化产生的原因
⑴为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
为适应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成为市场的主体,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企业法人,从而与在法律上是行政法人的政府具有平等的主体资格,两者之间不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法律上保证的这一平等关系,对政企关系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⑵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应进行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政府职能进行转变以提高效率,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传统体制是下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具有明显的弊端。其一是政府的经济职能与其他职能高度集中在一起,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其二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和取代了市场机能,用经济计划和行政命令排斥和取代了市场机制;其三是强调用政府的经济职能(当然同时也使用其他职能)同时解决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问题,政府的经济计划和宏观管理直接"侵入"到企业的微观经营管理内部。
⑶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引进了外资,也产生了同时产生了几种新新性质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资独资企业。这些企业与我国各级政府在一开始就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因而为我国原来单一的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探索的渠道。
5 改进我国政企关系的对策建议
(一)在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内外约束机制。
为了解决现行国有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的两大弊端: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出路只有一条: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将工厂制改为公司制。但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在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生产经营手段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因此,它只适宜于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不适合小型国有企业。对小型国有企业应明确采取民营化的方针。同时小型国有企业,都属于竞争性很强的企业,且数量太多,政府没有精力对其保持必要的监督。
(二)实行政企干部分列,建立经理市场。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董事长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只能由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委任,由其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负全权责任。为此,董事长必须享有对经理人员的任免权(当然要经过董事会)。经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这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董事长既然要全权负责本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理所当然地要由他遴选经理。同时,为了让经理人员对董事长、董事会负责,忠实执行董事会的决议,也必须使董事长有权任免经理。由谁任免,就对谁负责,决定了经理只能由董事长任免。因此,必须革除现行的由政府部门任免国有企业经理的制度,将经理的任免权完全下放到企业,由企业董事会、董事长行使此职权。
(三)重塑政府的政绩指标。
如何考核政府的政绩,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只能是对市场机制起补充、纠正作用的有限政府,对经济生活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具体而言,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政府的重要职能应是:第一,维持市场竞争的秩序、纪律,以维护商品交易的公平、公正、公开,保护商品经营者、消费益;第二,提供和保障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包括交通通讯、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的建设和供应,以及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治安、国防等事宜;第三,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构、方向、速度;第四,社会保障;第五,环境保护;第六,培育市场体系并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六、 合理的企业与政府关系模式
⑴政府高效的服务
政府的服务很关键,现在提倡服务型政府。政府服务也有几个方面。一是实行了市里领导和百家企业挂钩联系,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二是简化审批手续,行政服务中心有455个项目,进行审批,同时有网上代理审批手续。这样大大方便了企业家办手续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三是主动为企业减轻负担。四是对机关的效能进行测评、考核。
⑵营造环境
企业的发展环境很重要,政府最重要的目的也是营造大的环境。环境中间一个是要愉悦的环境,要关爱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倡议,从经济上、政治上对企业家给予支持。倡议的环境,除了正常项目招商的硬环境,还十分注重教育、卫生企业配套的环境。安居的环境。在企业出现一些纠纷、群体性事件以后,能够第一时间为企业排忧解难,调处集中纠纷矛盾,同时加大资源的整合力度,使整个平安建设倡议的更加安定,真正使外来企业、民营企业在这个地区投资更安心,创业有信心这样的环境。
结论
政府的扶持、支持和服务,政府在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企业的规模扩大了,很多业务也突破了。怎么样建立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企业的发展从规划、土地、产业政策很多方方面面,要更细化的服务,能够跟企业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是我国深化改革过程中所应该追求的企业与政府关系。只有建立起这样的关系,我国企业改革才有机会重振雄风,才能为我国经济腾飞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左太行.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 张艳国. 国有大型企业与驻地政府如何建构和谐关系的实例分析—湖北省丹江口市
3 马建堂、黄达、林岗等. 世纪之交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4 浦宇飞. 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国际比较[J]. 经济研究参考,2001(44)5 卫武,田志龙,刘晶.我国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政治关联性研究[J].湖北武汉:中国工业经济,2004(4)
6 李鹏. 新公共管理及应用[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 孙柏瑛. 当代政府治理变革中的制度设计与选择[J]. 中国行政管理,2002(4)
8 周志忍. 公共部门质量管理--新世纪的新趋势[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2)
9 倪颖. 当代新公共管理理论述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0 陈庆云. 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