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促进其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而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它除了应该起到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外,更应该发挥其对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潜能开发的决定性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中基础性自标是维护心理健康,基本目标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最高目标是提高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心理发展。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在整体上低于全国正常人群,而且在各个因子上都表现出与普通人群的明显差异,尤其是在强迫症状、躯体化和抑郁因子上差异极为显著。可见,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强烈的职业色彩,明显区别于其他职业人群,这一问题是令人担忧的。 (一)不正确的教育教学评价体制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特殊群体(大学生、职员)拖延行.. | 下一篇:心理学在城管执法中的重要作用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问题 研究 | 2020-05-16 10:15:1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