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思考
开展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协同育人,加强实践教学,突出专业核心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是地方高校提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进行研究,尽快提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 养质量,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教育部出台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为 新时代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大多由师范专科学校转制而来,是培养我国小学教师的主力军。开展新时代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研究,深化地方高校师范教育改革,对于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小学 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更是人的道德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抓好小学阶段教育对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小 学教育专业,要从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抓起,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教育发展的有关重要论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做到“三全育人”,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小 学教育专业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爱党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品德养成、劳动光荣等作为重要内容,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未来好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 人”,做到“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广大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的行动指南。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新时代小学教育专业要从思想、道德、学识、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全面加强师德建设和专业能力培养。要以培 养“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引导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从思想上进一步明 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在日常课堂教学及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实现“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的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教育学生学好专业知识,重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成为有坚定理想信念、良好职业道德修养、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 未来好教师。 深化协同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协同育人就是要发挥高校、地方、行业等方面的作用,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这是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明确提出,要创新机制模式,深化协同育人。地方高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小学、地方教 研室、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共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在卓越教师培养方面能够发挥良好的协调指导作用, 可促进小学教师培养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小学在双导师制教师指导团队组建、教育见习、实习指导及实践场地提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条件,对于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 生教学技能、培养班级管理能力等有重要作用;地方教研室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有重要作用。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是要充分调 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校地、校校合作的模式,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指导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安排指导、 毕业^文档指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最终实现协同育人。
新时代地方高校提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思考(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