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开展好主题班会工作。主题班会是一个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我和本班的学生组织了一次班会,主题为“我的大学,我的梦想,”通过这次班会,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们对这个主题班会很感兴趣,但愿他们努力朝着自己的大学奋勇前进。
三是对待不同的学生注意因材施教。作为班主任,必须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才能“因材施教”’地开展教育活动。我积极主动地向原班主任了解班集体的基本情况,并通过语文老师的介绍初步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在整体了解的基础上,在通过自己细心地观察,熟悉每个学生的姓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情况。每天提前到校,监督学生做操、晨读、确保班秩序有条不紊的进行。通过改作业、练习题、试卷和课间给学生的交流,我了解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成绩情况等等。
四是善于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气氛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没有哪个小学生喜欢一板一眼、死气沉沉的课堂。想要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单一,要根据不同课文、不同情境组织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力求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学习兴趣。
五是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的批评远不如表扬的效果更好。如果教师采用批评手段去教育学生,久而久之他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学不好这门学科,放弃甚至讨厌这门学科和教师。例如:某个学生这次语文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教师不应该严厉批评他,追究他为什么考不好,而应该帮他分析这次考不好的原因,哪些是薄弱环节,并鼓励他:“虽然这次没有考好,但我们接下来再接再厉,争取下次进步。而且你的字写的特别工整,说明你的态度很认真”。所以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无疑都是一种催化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注意表扬和鼓励的尺寸,把握好表扬和鼓励的度,是适当而不是过度。如果是过度表扬的话,不仅不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而且会造成学生自负、骄傲、不思进取的现象。
六是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心理学表明,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对概念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对问题的解决等都还处于直观形象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只能对事物的形象、外部特征进行概括,他们更多的注意事物的外表属性及实际意义。基于学生这一特点,课堂教学上班主任应利用多媒体、采用直观形象教学,不仅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变的生动、趣味,将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具体、易于理解,而且丰富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
这一次的实习,我体会很深。原来做一名老师是那么的不容易。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表现的更好。
关于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