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科学教学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的教育。因此,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培养一支致力于科学和职业教育的全心全意的教师队伍,对于幵展好科学实践活动尤其重要。首先科学实践活动的发展是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所以学校要大力引进人才,建立科学教师的甄选和培养机制,以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其次根据不同教师的爱好和能力,充分发挥作为不同教室管理者的现有教学作用;最后是科学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推进学校科学实践活动的改革,使学校里形成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科学教师队伍,更好的发展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强化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育专业人员,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每个教师都必须具备专门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因为教学过程既复杂又富有创造性。要想在教学中取得成功,首先必须掌握所学的知识和对教学内容的深入了解;其次,他们必须树立宏大的阅读观并拓宽视野,世界是瞬息万变的;另外还要不断亲身教学实践,积极的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与各科老师的交流与合作,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改变知识结构;最后要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每一次的反思你都会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虽说在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只是作为辅助者与引导者,但是他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他才有能力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重视基础设施的使用与地方资源的利用
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十分缺乏,但案例学校中拥有自己的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等,而且多媒体设施已配备完善。可是笔者从实际调查中会发现,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几乎从未使用,科学课程教学经常会在教室进行。由于科学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基础设施是应该被经常使用的,能更好的让学生进行讨论与探究实验。科学实验室的桌椅摆放和各种实验器材就是为了应对小组之间的合作分析,共同探究,从而得出结论。所以对于已存在的基础设施学校因做到充分的利用,而不是作为为了应付检查而存在的。
根据农村小学周围有很多种植园、养殖基地的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的这些地方资源,为实施农村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搭建理想平台。设置科技系列观察所,将学校周围的农田、各类动物的饲养场作为生物的观察所,将菜园、果园作为植物观察所,将周边的污水处理厂、水泥制造厂作为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的考察所。这样就可以弥补农村学校缺乏科普场馆资源的遗憾,可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了解中,知道我们的生活发展与科学息息相关,不在局限于小小的书本知识里。
(四)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安全制度的完善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充足的资金流可以采购丰富的活动器材和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M县目前关于科学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因此教育部门和政府首先必须增加对科学教育的投资,无论是农村小学还是县城小学都要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对农村小学实验设备和活动材料的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并且对破损的仪器和设备来进行每年一次的更新,进而在物资方面来保证科学课程的正常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此外,还应聘请专业的科学设备管理员,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修理。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1]。它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而且在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活动地点不限于学校,而且也不限于教室,课外实践活动、自由活动所占的比例大。而现在家庭和教师对学生的保护过度,让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显得不知所措,他们缺乏必要的保护意识与保护能力,在活动中容易碰到危险,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可以建立并完善安全制度,来防止学生受到伤害,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设置安全预案制度,在设计活动方案之前,就要把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并做好充足的准备;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避免了学校与家长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安全矛盾纠纷;在活动开展中必须足够教师或其他社会力量一起陪同参与活动。安全制度的完善并不是只有如此而已,许多时候危险都是防不胜防的,应时刻谨慎注意,活动开展中才不会时有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