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韵律诗、儿歌、游戏、会话表演等,可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因此也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到四年级的Shopping 课程时,为了使学生更易于学习May I have……?这一句型,我将这堂课设计为发生在shops中的一段情景对话,先让学生当assistant,由教师充当customer指着图片说出May I have……?然后再由学生上台表演,再接着让学生分组操练,在同学面前表演出来。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出来了,学得也特别快[]。
3.教学的内容、语言真实可见,实用性强
学生可以在上课时通过边用、边学、边做,让他们在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能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记忆更为深刻。如在上My body时,教师可利用洋娃娃,头像等进行五官教学,并且可以做出一些动物的头像让学生贴在其脸上各部位。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多媒体课件完全代替了传统的教学
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现丰富多彩的内容,但如果完全将课堂变成观看多媒体课件,则失去了多媒体技术本来的作用。有很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将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一页一页地展现给学生,很少加以讲解,完全是充当了一个对课件进行翻页的人员,缺少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多媒体课件成为了学生真正的英语教师。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板书”都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标示知识重点、难点,便于学生课后进行知识整理的作用。但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看着挺好玩的就过来了,没记住什么实质的内容。其实,板书还是很重要的,即便不是在黑板上写,也应该在课件上进行重点标注、强调等。因此,我们在热衷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诸如粉笔、黑板、实物、录音机、练习纸等传统教学媒体。只有传统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合理结合运用才能使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唯一主导,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指令行事。在多媒体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度地依赖多媒体,使多媒体课件成了课堂的主导。课堂中缺少互动交流,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课件中。如果课件本身制作得很好,图形并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也能使多媒体教学有意义,但大多数情况不是这样,课件粗糙,对学生没有多大的帮助,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信息量过大
多媒体演示通常比板书的内容要多很多,信息量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有些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预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往往在演示的过程中,过快地切换幻灯片,缺少对内容的进一步解释,也缺少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学生还未来得及思考,还未练习熟练,便切换到另一张图片,继续下一个语言练习活动。法国社会家比埃尔•布尔迪厄曾经说过: “人在处于紧急状况下是无法思维的。”也就是说,学生在被众多快速的幻灯片“狂轰滥炸”后,感觉上是感知到了很多的内容,开展了多个练习活动,而实际上缺少充足的语言操练时间,导致一节课下来,能掌握的知识很少,生词、新句型、课文都未能朗读纯熟,有的甚至什么也没有记住。
(三)多媒体效果好于内容本身
多媒体课件是由图片、声音、视频、动画,以及特定的文字构成,画面可以做到很美很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过分地追求视听效果,而忽视内容本身,就适得其反了。在多次听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将课件做得很好,很吸引人。例如,教师给学生展示很多卡通图片,都是学生喜欢的人物,学生当然很开心,一个个喜笑颜开[]。但在随后的反馈中却发现,学生的收获甚少。执教老师感觉很苦恼,自己煞费苦心制作的课件,为什么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其实道理很简单,并不是越华丽的课件越能起到好的效果。如果教师想要的效果是吸引学生,那么他已经成功了,学生们的眼球确实被吸引住了,可是学生们是被可爱搞笑的图片所吸引,并不是课堂内容。
三、小学英语课堂中多媒体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