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要借助新农村建设契机,整治村庄卫生环境、新建娱乐活动场所、纠正赌博等不良恶习,以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引导全村人民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营造一种和谐的成长环境。
3、开展和倡导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义务支教活动
省级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要联合各大中专院校,招募一批富有爱心、有一定心理辅导常识、多才多艺的大学生,利用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形式深入开展“送医”、“送教”、“送艺”等义务支教活动,给留守儿童提供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辅导。
(五)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节能力
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认为是缺乏对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内心不平衡所致。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留守儿童应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作为留守儿童,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结束语
总之,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搜集了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分析,为能够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本文主要从对留守儿童自卑、孤僻、不合群以及渴望亲情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解决对策中主要从家庭、学校、政府、以及留守儿童本身等方面来进行阐述,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然而,由于个体心理存在内隐性,本文仅用文献这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很难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深入地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项继权:《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农村工作通讯》,2005年,第3期。
[2]罗国芬:《余凌.留守儿童调查有关问题的反思》,《青年探索》,2006年,第3期。
[3]许立华:《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2期。
[4]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中国妇运》,2006年第6期。
[5]鲁秀美,李培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黑河学刊》,2007年,第1期。[6]丁杰,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7]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8]刘祖强,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教育导刊》,2006年,第6期。
[9]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