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是帮助后进生改善学习态度与心理状态的重要内容,决定着转化工作的具体质量。应用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在特定情况下,心理状态所产生的教学影响要远远大于智力因素。众所周知,后进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更多,所以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及时纾解,全面落实心理健康辅导。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辅导教育需要坚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为应用心理学只能提供理论指导与教学原则,具体而言,还需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表现与心理问题进行创新使用,在实践中积累实践经验,优化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质量。
本班有一名学生是典型的问题学生,他不仅常常打架、违抗教师,还不与本班同学交流,常常独来独往,十分孤僻、难以接近。然而,通过家访调查,笔者发现这名学生的性格与品质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个学生生活在离异家庭,父母从不避讳孩子吵架,导致这个学生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孤僻、自卑。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这个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让父母不省心,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面对这个学生,笔者内心的怜惜之情油然而生,及时对其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笔者尝试接近这个学生,与他做朋友。为避免这个学生产生反感心理,笔者并未直接对其进行心理教育,而是关心这个学生的生活、学习感受,使其感受笔者对他的关爱之情,让学生慢慢卸下心房,以师爱来弥补家庭温暖的不足。然后,笔者便引导这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烦恼与忧愁,希望他可以将笔者看成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寻求教师帮助。这个过程是十分艰难的,但是笔者从不放弃,而是继续关心学生、呵护学生,直到慢慢打开他的心门。接下来,笔者便利用应用心理学的心理辅导建议展开心理辅导,如耐心聆听、生成共鸣、疏导心理问题等,帮助这个学生重新找回快乐与幸福。
3.改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后进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教师的批评评价中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应用心理学中有一项研究是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主题展开研究分析的,这份研究表明生活在掌声与鲜花中的孩子更加健康、积极。所以,教师应该主动改善教学评价,保护后进生的学习自信与自尊心。针对后进生,教师应该以赏识评价为主,因为后进生所遭受的批评教育与负面评价过多,所以急需教师以赏识评价来重新建设学生的心理健康防线,使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热情。
在评价后进生的过程中,笔者会尽量避免以学生成绩来实施教学评价,以免打击学生自信。为了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笔者会根据后进生在课堂学习表现与进步来选择赏识评价的切入点,以后进生所取得的成长与进步使其建立自信。比如,针对上述案例中学生主动遵守了课堂纪律的学生,笔者便进行了赏识评价。当这个学生遵守了与笔者的约定,在一个月内严格约束自身行为的时候,笔者便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这个学生,根据学生、认课教师的观察与评语突显了这个学生取得的进步。这个评价让这个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愿意成为其他后进生的效仿榜样,所以也主动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以强大的意志与自制力约束了自己的学习行为。当然,为了彻底转化这个后进生,使其不仅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笔者与这个学生制订了下一轮转化计划,在各科教师帮助下为其制定了循序可行的学习计划。
三、展望未来
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面临着转化后进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因为学生们的智能发展、学习能力与性格品质直接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存在客观差异,而教师必须要改变以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的错误理念,主动思考转化后进行的有效方法。笔者以应用心理学来转化学困生的成功实践结果恰好表明了应用心理学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与教学效益,所以教师应该主动学习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笔者还会继续钻研应用心理学中与学校教育有关的理论知识,也会主动借鉴其他领域使用应用心理学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功经验,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为转化后进生积累经验教训。另外,虽然笔者以应用心理学来转化后进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却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虽在个案分析中获得了成功,但是也有失败经历。所以,笔者也会及时分析与总结失败原因,从失败中提炼出更加有效的转化方法,全面优化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晓红:《从心理学视角审视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认识误区》,《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年第12期,第10-11页。
2.赵彦丽:《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问题生、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32期,第46-47页。
一个后进生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调查分析(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