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学法论教法”的教育逻辑与反思的思考
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不仅需要教育者的监督、把控,更需要学生自己学会对自我的管理、控制。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教育者并不是让孩子学会所有知识,而应是让孩子会学。东西是永远学不完的,教育者也不可能无时无刻都陪伴在学生身边。因此,教育者应当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独立自主才是赖以生存的根基。而给孩子“闲暇生活”的留白则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关键所在,留白并不是浪费孩子的时间,这个看似的“无”其实是最大的“有”,学生只有在留白的时间与空间里,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才能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才能拥有自我管理的机会,才能实现自我全面健康地成长。所以教育者要学会适当的放手,给学生“闲暇生活”适当的留白。另外,在留白的时间内合理地生活,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而这些能力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健康发展、更好地步入社会。但是,如果孩子不能合理地处理好留白的生活,那么这就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也会使他们在这留白的生活中迷失自己。因此,使孩子拥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并处理好它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所必须的。以下是一些建议与思考:
一、对当前教育现状中教法和学法的关系的反思
1.教学只注重教,只研教法
传统教学强调师道尊严,讲究教师的权威,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理论教育为基础的教学,其特点就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题,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绕着教师转的,很显然,在这个主流模式中,教师只关注教师自己的教法,学生从来都是被动的接受者。
不止是传统教学只注重教,从许多当前兴起的教育模式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看出这些教育模式根本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无非仍然是填鸭式的“拔苗助长”而已,没错,学生可能会通过长时间高压力的训练来学得知识,但是,这并没有达到教育的高效、愉悦的效果。
2.教法和学法的双轨研究
从只关心教法到许多学者也关注到了学法的重要性,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响起了一个口号:“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其中又出现了一种滑稽的现象,他们把教法和学法分开来研究,而且出了许多两者并行实验的报告,甚至有人提出:对于教,受教育学或教学论支配;对于学,则受学习学与学习论支配。并由此主张两门学问平行研究,倡导为此应并行设立两个学会,开办两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因此目前在我国教学理论上,教法和学法被当然地视作两回事情。试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的活动,是否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呢?它是否也属于教师的教学指导方式呢?这种指导方式是否在“怎么教”的涵盖之内呢?在课堂教学研究上搞“教法”与“学法”两张皮,又在教学上实施不是“教法”的“学法指导”或实行不是“学法”的“教法”,这种双轨研究与人为的割裂,无异于将一颗完整的心脏先割成两部分,然后令其同频率跳动!
3.臆断学生的学法来定教法
许多中学教师到教室就是带一本教辅^论文来,美其名曰是学生自学,从中训练学生自己的自学能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甚至有些老师认为为了应付考试,就是题海战术,学生多去自己做题自然就会了,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聪明和才智,绝对不是靠大量的习题操练、短期突击训练,就能够真正迸发出智慧火花的。
二、对“以学法论教法”的实际应用的展望
关于“以学法论教法”的教育逻辑与反思的思考(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