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语文课堂问题行为的思考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足以看出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来自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让本该享受校园生活的小学生们背负了重重的压力,厌学已经悄悄成为了这一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种阻力,且逐渐开始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农村小学是基础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人才发展的后备基地。但由于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教育教学体制的不健全、师资力量不足等等原因,厌学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需要面对来自升学的种种压力,厌学情绪表现的特别明显。一些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产生恐惧,进而衍生出一种厌学情绪来抵抗学习。从不愿意、不主动学习变成了讨厌学习,甚至有些选择采用极端的方式来逃避学习。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因此对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厌学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出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的原因,进而做出相应的对策分析,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经过此次研究,有利于一线语文教师运用恰当的矫正措施矫正语文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非常普遍。这不但会影响语文教学正常的上课秩序,也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一个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而在语文学习上尤为突出,而小学生语文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对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习惯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起消极作用,从而使教学目标不能按时完成。同时有利于打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本文针对小学生在语文课堂出现的问题行为,笔者将从新课标下的行为理念和行为矫正理念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措施。
一、培养小学生课堂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由于年纪原因比较差,但也可以一步步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实践和教育来使学生逐步有这方面的能力。首先,要让小学生明确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其次,制定明确的语文课堂行为规范,师生可以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小学语文教师一般兼任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可以在班会等一些活动中加深对这些规范的了解,数量不用多,五条即可,但是要规范,有代表性,可行性。最后是严格执行,从一开始就不能松懈,使学生明白这些规则具有不可撼动性。平时可以通过设定榜样、签订协约、奖惩措施等方法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上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二、教师要树立先进的课堂教育理念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落后也是影响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单一。通过对前面学生访谈和作者实习观察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每堂课几乎都在教授知识,学生没有或很少有真正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有也基本靠提问,但是教师鼓励性语言单一,比较空泛单一重复。如果一堂课,教师一直在讲台上讲,提问时对学生的回答不予置评或者机械式点评,这都对学生课堂行为影响非常大。
所以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管理有的好方向。时代在进步,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管理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不应该是单向的传授知识,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接受程度。在课堂上,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来。教师可以通过表扬课堂行为好的同学以达到激励其他同学的目的,也可以通过正面提醒、暗示、提问周边同学达到警告的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学生角度看待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为学生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有爱、民主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言语行为
关于小学生语文课堂问题行为的思考(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