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书法兴趣的心得
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创造,它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正是有了它才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发展。书法是文化、是艺术。大至天地宇宙,人文精神之“道”,精微至点画长短,动作提按的“技”。而在教学上,我们更应该倾向于事物的本体,关注作品的风格,空间构成和点画形态等。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汉字的书写教学并不是一种纯技巧、技能的训练。由于汉字所具有的独特性和意向性以及由汉字所够成的书法艺术,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美学价值。因此,同时具备了潜在的育人功能,结合书法教学课程的特点,通过拓展教学内容的内涵,深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可以实现育人的目的。书法,它能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习书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经过长时期的艰苦练习方才可能有所收获。所以我给大家总结了以下:
一、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书法兴趣的方法及策略
1、活跃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书法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兴趣是头等大事。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应定得过高,应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书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在书法教学中间经常给学生讲一些通俗,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如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书法发展史、书法的动态及学习书法的重要意义等。虽然有的学生并不完全理解,但是可以让学生知道书法艺术可以陶冶美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学好书法,将给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和乐趣。与此同时再适当插入一些理论知识,等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学到知识。
2、利用表扬鼓励机制
多表扬少批评,这一阶段的学生就是能够拿毛笔写字了,也不会像样,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充分去体验由趣到情,由感情到羡慕、由羡慕到力求到达的心理转变的过程。 其次,做好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书法具有具象和抽象的双重性,要让高年级的学生充分认识其双重性,并对他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以便使他们更好研习而不至于走弯路。因此,做好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无疑是关键的一步。为了走好这一步,用情趣教学法。如: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书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自觉性还不够高,分析字帖和作品的能力还不够。因此,要充分体验学习书法的乐趣——家长的重视、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表扬,来带动其他学科的进步,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使他们更深一步对书法产生感情,体验到练习书法带来愉悦。这一体验全靠为他们设置环境营造氛围,使他们在不自觉中体验乐趣。
3、环境熏陶
在书法教学环境中布置复印放大的所学碑帖,创设浓厚书法古典氛围。适当地把学生优秀的作品或练习展示出来,增添学生的自信与自豪感。把一些比赛通知粘贴出来,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融洽关系,与学生交朋友,不居高临下,让学生结对拜师,共同进步。举办展览,给学生布置诸如临摹展、创作展等小型系列展览,并给学书成绩优秀者及时的表扬。组织活动,组织学生经常参赛,因为赛前学生的训练兴趣特别浓厚。
4、培养自学能力
关于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书法兴趣的心得(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