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生良好有效沟通应该怎么做
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用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用良好的师德去塑造心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宽容,产生积极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改善教育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教师应该以朋友式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理解学生,从而扫除沟通障碍,达到教育目的。
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我们的一次的表扬也许会改变他。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提高教师素质,有效运用沟通艺术。
最后与学生沟通还要讲究艺术。随着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不少家庭都承受社会大环境的各种冲击,造成学生们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的差异,进而造成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在与性格孤僻、多疑、任性、信心不足的儿童交往时,则需要教师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例如:1、积极倾听与反馈。倾听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2、换位思考,换位思考要求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了解学生的心情,思考问题。3、善用表扬少批评,表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
3、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公平、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真诚是建立教师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当教育者以自己真实完整的人格去面对学生,主动将自己当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感受、观点态度适时适度与学生分享,才能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学习素质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遵照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来认识师生交往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现代社会的教师,必须要学习沟通交往策略,要会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来开展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师生关系拉近,使学生信任。教师在学生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学生往往把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要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位置,事事从我做起,以自身文明的言行举止、丰富的兴趣爱好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在教师身上汲取营养、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在教育工作中重视师生沟通交往,建立新型沟通方式,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作为现代教师所必须要努力明确和做到的。师生交往是一门艺术。教育工作者要真正担负起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的职责,把握人际交往,特别是师生交往的艺术,就必须审时度势,明察秋毫,这样才能促使师生关系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成功(或失败)沟通方法的案例研究 (3)(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