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后进生学习习惯培养成功的案例研究
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起来轻轻松松,有条有理。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取得好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受许多家庭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所以我们老师更有义务纠正与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在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意识的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案描述
姓名:王前程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6年5月13日 系我班五年级学生,家住环县车道乡三角城村。 他头脑灵活、聪明,有时反应并不比其他学生差,但学习散漫,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时有时答非所问,弄成笑话。上课时并有偷玩玩具,打扰同学,随便离开座位等不良习惯。老师提问时偶尔会激发了他的兴趣,便不时插嘴,干扰正常课堂秩序,即使能够回答正确,兴奋一时,注意力也集中不了几分钟。课后作业多次不能按时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勉强应付,有时干脆把作业本忘在家里,甚至“弄丢了”。回到家中撒谎,告诉家长没有作业,逃脱完成作业的责任。经批评教育后仍我行我素,总之不良习惯不少。但仔细分析这个孩子的本质不坏,不论在什么地方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对待同学也很热情,能够友好相处。对于他的表现真是有喜有忧,爱恨交加!
二、个案分析
(一)个案生活背景
1、家庭环境复杂,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暇管教自己的孩子,节假日也很少陪伴自己子女,由奶奶一手抚养教育,还有一个姐姐,都属留守儿童。
2、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富裕,经常拿零花钱出去买零食和玩具,和同学一起分享。
3、家长教育态度:从小就由奶奶抚养,又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对其有些溺爱,尽力满足其各种需求,长期以往,养成了各种不良嗜好。
(二)问题行为分析
王前程从小由其奶奶抚养,因为娇生惯养,奶奶的迁就,一切随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一般生活习惯。再加上奶奶的文化程度过低,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他也从小没有上过正规幼儿园,所以入学后学习习惯也难形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轻言放弃,甚至逃避。首先是上课要动脑,认为老师的问题有难度,便懒动脑,把注意力转移到吃和玩上;进而到完成作业上,由于作业要写要理解,便完不成作业,有时即使完成了,还是红叉叉多,怕老师批评,于是产生了一种为了摆脱作业烦恼而自我保护的方法,把作业本落在家里,或“处理”了。上课情况,总是很糟糕!每节课都要因为各式各样的理由受到批评,但是屡教不改。有时,他也想改变自己的状态,成为好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总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缺乏恒心毅力,坚持不了一两天,过几天又是老样子.
因此,想要解决他目前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个案指导策略及实施过程
(一)家校配合,共同关注
小学后进生学习习惯培养成功的案例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