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要须自身硬。我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虚心向领导、同行请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一个字眼都不放过,经常是讲了改,改了讲。力求精讲多练。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如果不注重自身修养,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仅造成师生关系淡漠,更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认知态度产生恶劣的影响,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做为教师的我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文件,对待班级学生一视同仁,用严谨的态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进行班级管理。
2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爱是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关注学生如何做人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学生,这样的老师也会得到更多学生的爱戴。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进行换位思考,用孩子的视角思考学生,设身处地的帮助他们。有一次,我班一名学生生病吐在教室里,同学们都捏住了鼻子叫了起来,我赶紧把地上的秽物和孩子身上的清理掉,并把孩子送回家。当学生与邻班的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也会调查清楚,公平妥善解决。对待学困生,更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实施表扬、鼓励、体贴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鼓起学生学习的劲头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班集体中,不让它们成为掉队的孤雁。
3教师要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心去爱学生、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发展。例如,我班有位叫郑佳琪的同学,父母在沧州打工,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奶奶多病,生活很难自理,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经常迟到、旷课。于是,我尝试着做她的心理工作,平时多用心关爱她,耐心鼓励她。让她感受到学校就是他的家,老师就是她的母亲。渐渐地,她的变化很大,她不再迟到、不在旷课,不再厌学了。我觉得,只有真心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班级才能得到更好的管理。
四、构建良好班级环境。打造富有特色班级文化
1.培养高素质班级骨干,打造班级文
班级文化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它可以一点一滴的影响学生,给学生一种熏陶、一种感觉、使学生产生一种不知不觉的心理反应、产生无形的教育效果。良好的团队意识是班级的催化剂。每当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首先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树立班级荣辱观,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级发展规划以及奋斗目标,使班级朝着良性发展的轨道运行。在班规制定上,从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选取学生需要努力改正的内容,结合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诚信、友善等要求,从爱班、团结、友爱的层面制定内容,作为学生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
2.营造氛围,改善班级环境。
充分利用好班刊、教室墙报和教室外主题展示走廊这些资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营造班级氛围。班刊上设置“班级动态”、“文明之花”、“进步标兵”等介绍,24字核心价值观墙报与班级奖状互相呼应,图书与教室内整齐的桌椅、干净的教室形成靓丽的风景,教室外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书法作品和十九大精神熏陶感染着学生。
五、与时俱进,完善自我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欲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的不仅仅是一桶水,而是一潭不断新的泉水 ,尤其是在知识飞速发展的年代。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挤出时间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小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都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但是这种管理方法使得学生的很多事情都由教师包办,不仅使学生丧失了自我锻炼的机会,也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遏制。教师应该改变妈妈式的管理方式,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管理,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在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参与班集体的活动。班集体的主人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不过是班集体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班集体的参与者。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实践中相互配合,大胆探究,使学生得到经验和启迪。
六、注重素质,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
素质教育就是依据学生发展而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在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才会主动学习。教师需要健全各种制度,并将其作为班级成员的准则,如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协助学生处理好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做好班干部的监督工作。重视选拔和培养班干部,调动学生参与管理。
总之,通过这次远程教育的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学会了很多新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发展研究报告(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