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家长陪伴行为的看法
引言
每一个孩子的茁壮成长,都离不开每个家庭的精心养育。作为家长,需要全身心地和孩子在一起,关心孩子的感受,和孩子一起经历,一起体验,对孩子有鼓励,有具体的指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是这么做的。于是,在农村出现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假设
基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文献^论文的整理及研究的目的与思路,提出本研究假设:
①当前小学生中由父辈家长经常陪伴的情况不多。
②小学生父亲、母亲、祖辈等家长间对孩子的陪伴行为存在差异。
③家长对孩子的积极陪伴现象不多;家长对孩子的娱乐陪伴和情感陪伴行为较少。
(二)问卷的设计与确定
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耐心的陪伴与引导。然而,笔者通过平常的观察以及与一些家庭的接触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家长陪伴缺位,或是由于陪伴的方式方法不当而造成的陪伴失位现象普遍存在,从而不能为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孩子提供有效帮助。本研究意欲通过对小学生的家长陪伴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尝试根据体现出来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从而向家长们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们调整自己对孩子的陪伴方式、时间等,使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本研究采用的是第二种测试类型,邀请被测对象按正式调查的要求进行填答,回收问卷并修改以后请导师审阅,最后确定本研究的正式调查问卷。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