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生家长的基本情况
关于小学生家长的基本情况,本研究主要调查了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虽然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其陪伴质量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孩子陪伴其成长的积极性就越高。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陪伴重视程度与其受教育水平成正比。通过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家长在沟通方式上的差异表现为:学历越高的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质量越高,中学生亲子沟通方式调查研究。其次,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与家长的职业具有相关性,通常情况下,家长工作越忙,可能会因为时间和精力的缺乏,陪伴孩子的可能性要小。
(二)小学生家长陪伴行为分析
家长的陪伴作为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孩子学习、身体及心理健康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陪伴是什么?怎样的陪伴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很多家长并不是很清楚。家长貌似也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也有具体的陪伴行为,但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根据学习陪伴、养育陪伴、娱乐陪伴和情感陪伴这四个维度分别编制题项对小学生家长的陪伴行为进行调查,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家长对孩子的陪伴行为情况。
学习是学生时代的主题,已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孩子学习成绩的的好坏与家长的陪伴有很大的关系。小学生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各种习惯还在逐渐培养过程中,其中学习习惯也不例外,家长对小学生的学习陪伴对其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小学生家长陪伴行为现存的问题
通过对小学生家长的基本情况、家长与孩子沟通与交流的时间、学习陪伴、养育陪伴、娱乐陪伴和情感陪伴方面的调查,可以发现:经常陪伴孩子的家长涉及到了父亲、母亲、祖父母以及其他人,其中陪伴孩子的家长主体仍然是母亲,尽管多数母亲也有自己的职业;多数父亲不常陪伴孩子,因此父母亲经常同时在家陪伴孩子的情况不多;祖辈家长也成了陪伴孩子的主力,甚至除了父母、祖辈的其他家长也占了部分。但是,相对于父母,多数祖辈家长或其他亲戚与孩子交流时间量要少。此外,家长在陪伴维度中,学习陪伴、养育陪伴、情感陪伴的状况要好于娱乐陪伴,这说明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娱乐陪伴不重视,其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关注不够,情感交流不多,对孩子过度保护,不太重视他们的独立性培养等问题。
关于小学生家长陪伴行为的看法(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