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调查情况的思考
小学课外辅导班,又称课外补习班,学习辅导班,是指主要以提高成绩(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或培养特长为目的,针对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发展需要,在课余时间为学生进行课程辅导而建立的一种教育机构。其辅导课程为小学在校开设的课程,以及各种艺术类特长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近年来,我国在基础教育问题上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旨在减轻小学生的压力和负担,禁止有偿服务类型的培训班,但是,实际生活中,这类现象仍旧存在,并且种类繁多,如网上视频培训、家教服务、奥赛班等。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性问题,究竟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是否有意义,究竟有多少孩子是自愿进入辅导班的?又有多少孩子能从中获得益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问题。现行教育体制是最大的幕后推手,所以小学生会选择课外辅导已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试图从根源切断课外辅导班,所以在选择课外辅导班的时候就要注意趋利避害,课外辅导班不是“大餐”而是“小食”,学生的“主战场”还是要在学校的学业上。课外辅导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其效果因人而异,并不是对所有的小学生来说课外辅导班的学习都是有好处的,学生既可以通过课外辅导取得进步,也可能因为参加课外辅导而丧失学习兴趣。下文是对当今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反思及建议。
一、对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反思
1. 对培养目标:素质教育——貌合神离?
“减负”的口号似乎已经喊了十几年了,但笔者并没有从自己或其他小学生的身上看到,如今连小学生的书包都被“贴心”加上了拉杆,可见,“减负”从来只是口号而已,素质教育貌合神离。以如今的教育形式,若想有效实施减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从最根本的教育目标上入手才可以,而这最根本的症结又在哪里呢?那就是高考——这个我们应试教育最终的培养目标。如果想要实行“减负”必须改变这个培养目标,若要改变培养目标只有将现行高考机制彻底换血才能实现,那么为什么“减负”迟迟无法实现呢?实际教育为什么还是应试教育?就是因为学校要提升考试通过率,这样才能保证它的生源。“学习就是为了高考!”这个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的思想又会在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呢?只有将高考的机制彻底的换血,才能有谈“减负”的资本,否则一切就都是空话。也只有在高考机制的彻底换血的之后,才能逐渐地取消掉应试教育,让素质教育在各个学校里实施起来。这是一个耗时耗力且长远的工程,但政府从以前到现在都在紧抓教育改革,笔者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真正的“减负”肯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关于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调查情况的思考(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