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要求企业员工进行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结合的时代,知识的增长更新和信息的传播变化被提高到首要地位,现代职业因此发生了巨变。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各行业之间可以自由选择与竞争,而工资、福利等与员工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挂钩,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信息的飞速更新,使企业员工需要不断充实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
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将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受到重创。
企业员工应该学会把目光延向未来,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
进行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关键是认识自我。恩斯特·卡西尔说过: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做高目标。自我认知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但在职场中忙碌的人们很少会静下心来,好好认识自己。多数员工被企业赶着前进,因此忽视了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
中国道家强调:自知者明。企业员工进行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有助于他们认清自己的前进方向,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正确的职业道路。一旦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企业员工就可以调动情绪中的积极因素,让自己始终保持最好的心态,乐观应对风云变幻的职场。
企业员工要进行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就必须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扬长避短。当自我评价与社会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趋于一致时,职业生涯就能顺利发展,企业员工就能取得成功。
当企业员工通过自我认知,可全面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提升学习计划,弥补自己的不足。
只有进行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员工才能把自己的理想与企业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很好的衔接起来。只有进行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员工才能梳理好当前阶段的职业问题,为实现更高的目标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充满建设性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有两大因素使工作变得有趣:一四技巧的运用,二是建设性!”这句话中的“建设性”与职业生涯规划密不可分,从侧面看出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工作是生活的核心内容,一个令人满意的职业生涯能够增进满足感,而一连串错误的职业生涯决策可能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毁坏性的影响……如果没有持续的、有意识的、积极的职业生涯管理,过去的错误很可能回延续下去并重复出现。”
职业生涯规划对员工而言非常重要。时代的变化让企业不断面临技术变革、裁员、兼并、收购等,这些随时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对企业的环境变化不敏感的员工会陷入恐惧与失落中。而从企业员工的个人角度出发,每一个阶段的重要目标都可能发生改变,或者家庭状况的变化也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影响。
倘若没有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遇到“工作炸弹”时,就会让人无所适从,一蹶不振。
“自己掌握主动权,而不是仅仅在消极等待”, 这句话是企业员工必须时刻牢记的,学会积极建设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时候“需要简单地看问题,灵活、迅速地行动”, 有时候要“密切关注小的变化,这样就会为可能来临的大变化做好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需要对自身和周围环境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企业员工在企业中会面对很多决策,对自身和周围环境有清醒的认识,能让自己主动地作出恰当的职业生涯决策。
建设性还体现在企业员工要提出与个人价值观、兴趣、能力和所希望的生活方式相一致的目标。不能为了应付企业而随便选择一个发展方向,这是消极的规划,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建设性同时更意味制定适当的职业生涯战略并保证战略得到实施。建设性的后续发展是真正的执行力,快速行动才能快速成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用的是积极的行动。“要想做出改变,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自身,除非自己想改变自己,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三)职业危机的另一面:机遇!
被动地等待企业的救赎,只会让企业员工更加偏离良好的职业发展轨道。职业危机对任何年龄层的人来说都是存在的,因为即使是非常完美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能改变环境的突变。如果员工有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职业危机可能带来的是正式他们所渴望的机遇。
“朝着新的方向前进,你就会发现新的奶酪。” 企业员工如果固执地守着一份对自己而言没有动力、没有激情、没有快乐的工作时,就应该发现职业危机的存在。一味地逃避或固守原来的决策是徒劳无意的。
员工要认识到危机的另一面:机遇!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前进方向,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们应当明白:改变一下,就可以摆脱受人安排的被动处境,自己的职业就会有新的发展,才能创造职场飞跃。
主动出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当你克服了恐惧,就会感到轻松和自在!” 企业员工从被动回归到主动,学会进行正确的职业角色定位后,就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职场飞跃。
“越快放弃旧的奶酪,你就可以越早享受新的奶酪。 多一点主动,多一点洞察自我,多一点了解自己的选择余地,多一点对当前和未来做出综合考虑,员工的职场之路就会平坦很多。
(四)了解职业角色组成的因素,与企业一起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积极主动地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问题,就必须掌握能使自己作出正确决策的一套框架。
“职业因素”通常分为心理因素、身体因素、知识因素、技能因素、观念因素、道德因素六类。
心理因素在职业角色构成中的地位正在慢慢提高,一些特定的职业需要相应的气质、性格去从事,所以员工必须了解自己是否具有符合某种职业的内在条件,企业通过心理因素的分析,可以透视员工的心理素质。
各种职业对身体的技巧能力、灵敏度要求不同,因此身体因素也成了职业角色构成中的一个标准。身体状态可以影响到心情,所以员工对自己的身体因素有必要进行客观的分析。
知识因素在职业角色构成中处于骨架、支柱的地位。现代社会职业分工越来越精细,专业性越来越强,企业员工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才能胜任职业管理。
技能因素反映企业员工处理问题的能力,企业员工应该利用企业提供的每一次机会将自己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技能因素应该摆在突出位置。
观念因素在职业角色中起的作用是:引导职业活动的发展前进方向。企业员工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思想开放程度,有想法、有创意、求新求变的员工更容易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道德因素对企业员工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所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做出了要求。如果员工不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热情,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当避免进入该职业范畴。
企业员工通过了解职业角色组成的因素,找出自己某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改变,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一条合理途径。“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不仅要求人们深刻了解自我和工作的领域,而且要求培养出一种可开发、可改善的坚定的决策能力。” 企业通过对这些职业角色组成因素的分析来掌握员工的优点、缺点,帮助员工制定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员工的执行力。
三:积极面对职业角色调整,主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灵活性和适应性是有效职业生涯管理的标志。”面对职业角色调整,企业员工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只有不安于现状,勇于提高,不断攀登并善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员工,才能创造职场飞跃。
认清自我,树立竞争意识,理性面对职业角色调整,是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的素质。当下的调整与改变是为了明天更好的职场飞跃。
积极的行动还包括正确把握职业角色调整的对策。目标要合理,对自己的估计要恰当,要利用自己在知识、技能、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去竞争。
企业也要积极促进员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职业角色调整,当员工迷茫的时候,企业应该提供职业生涯咨询,帮助员工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对于那些正想弄明白自己的需要与组织的需要是否相适应的员工,组织还应该让员工了解组织的使命、结构和文化等信息。”当员工对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职业生涯的规划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难事。
只要企业员工想尝试改变,就意味着职场飞跃的良好开端。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要避免犹豫不决,积极的心态加上迅速的行动才是关键。当企业员工开始按照自己设计的职业生涯目标行事时,他们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同时这也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展望
绝对不可以日复一日地在有意无意间进行工作,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有目的……每个人自己管理是最好的——松下幸之助的一段话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展望很有启迪意义。
主动规划+挑战未来的勇气和能力=成功人生!
“从发展的眼光看……职业生涯是贯穿人的一生并且发展变化的。” 企业员工要经常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展望,不断创造职场飞跃。
前微软中国总裁唐骏就是一位职业生涯规划高手,从一名普通的程序员成长为拥有10亿身价的打工皇帝,他的每一步都是做过精心规划的,看似不经意的职业跳跃,其实是他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积极的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果。从微软到盛大网络,再到新华都实业,唐骏的个人价值不断得到提升。
心中有目标,能主动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并经常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展望,这是成功者的秘籍。
风物长宜放眼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企业员工要学会预测未来,学会长远的经营,只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地规划与管理,才能不断突破自我。
“迈”一步海阔天空,挑战自己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经常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展望,能让企业员工始终保持危机感,并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企业员工应该主动出击,积极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当机会没有来临时,努力积蓄,提高知识与技能,当机遇光临时,迅速决策,展现自我,用主动性创造职场飞跃,赢得成功。
参 考 文 献
陈宇、王忠厚等著:《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
张德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戚鲁、杨华著:《人力资源能本管理与能力建设》,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余凯成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维政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叶向峰等.《员工考核与薪酬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结束语
不管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已工作多年的员工,都可能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认识。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不断有新职业类别的出现,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意味着不再有铁饭碗,每个人随时都有失业的可能。“奶酪越重要,你就越想留住它”,职场中的怪现象是:很多人每天都在努力地重复同样的事情,但工作却始终没有任何转机,做无用功只会让他们更迷茫,转而怀疑自己的能力。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式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所以,企业员工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就应该主动出击,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从上面的概念中可以看出,企业与个人都会参与职业生涯的规划,但真正的主体很明显,是企业的员工。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其实就是一个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决策,解决职业问题的过程。以企业为依托,员工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就能创造职场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