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激励理论
(一)必要性
1、 是调动积极性,发挥职能的需要。
2、 是完善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
3、 是适应发展,规范管理的需要
(二)公务员激励的基本内容
1、物质激励
2、精神激励(思想情感)
3、民主激励
4、监督激励
5、舆论激励
二、公务员激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存在的问题
1、思想情感激励不到位。
2、绩效考核激励不健全。
3、职务晋升激励不合理。
4、纪律惩戒激励力度不够。
(二)存在问题的成因
1、“以人为本”思想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薄弱
2、晋升制度、考核制度等配套制度建设滞后
三、完善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基本思路。
1、针对公务员职业生涯特点及需要
2、遵循激励理论
(二)、结合不同职业生涯时期公务员特点,作好各项激励机制的配套完善
1、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自我激励机制
2、鼓励岗位竞争,完善竞争激励机制
3、强调实绩考核,健全目标激励机制
4、提倡优胜劣汰,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内 容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现代县(区)、乡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及特征,从发挥职能、完善自我、规范管理阐述了对公务员激励的必要性,列举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民主激励、监督激励、舆论激励的基本内容,对现行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的挖掘,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薄弱,配套制度滞后造成了思想情感激励不到位,绩效考核激励不健全,职务晋升激励不合理,纪律惩戒力度不得力的问题,提出从了解公务员的需要出发,遵循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和维克托的期望理论,健全配套机制作为对策,如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自我激励机制;鼓励岗位竞争,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强调实绩考核,健全目标激励机制;提倡优胜劣汰,完善监督激励机制。最后针对处于不同职业生涯时期的公务员,提出了不同的激励侧重点,有较为切实可行的操作性。
试论激励理论在公务员
管理中的应用
2008年国务院本次机构改革中劳动部与人事部合并,并在部内单列新成立公务员管理局,再次证明时代发展对公务员管理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公务员队伍中居于金字塔庞大的基础层次的是基层公务员,即中央、省、市、区(县)、乡五级中市以下的县、乡两级公务员。作为一名从事基层人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本文对存在于区(县)、乡两级公务员中激励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怎样有效提高激励、基层公务员职业生涯的现状及如何针对采用不同激励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公务员激励理论
(一)公务员激励的必要性
1、是调动积极性,发挥职能的需要。
国家公务员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者,也是政府公共管理权力的行使者,其行为能力、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政府公共管理效果。国家公务员队伍中工作责任性不强、办事效率低、乱用职权、服务态度差现象还存在,有些问题还很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人思想上安于现状,工作中得过且过。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行为的失职。消极思想、行为的产生与管理机制、公务员自身修养、职业道德有关,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根本之所在。政府只有激发出公务员与时俱进的思想,积极进取的精神,勇于创新的胆色,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公务员的全面素质。通过有效的激励,激发公务员管理公共事务的热情,自觉提高公共管理的能力和行政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切实承担起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2、是完善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
影响公务员自我表现完善的因素很多,对其起影响的不外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内部环境是公务员的自身因素,即,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竞争能力和理想定位等;外部环境主要是工作氛围、条件和机遇,也包括上司的引导、同事的监督和部门的激励。造就一位优秀的公务员需要内外相长——良好的自身素质与完善的激励机制相得益彰。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从物质与精神的角度刺激公务员能力、水平的提高;能够用惩罚与奖励的手段来鞭策公务员的行为意识,使之符合制度规范和社会需要。毫无疑问,有效的激发激励在公务员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公务员实现自我完善的主观需要和外部推动。
3、是适应发展,规范管理的需要
有效的激励使公务员的付出与获得相对应,能够营造一个较好的竞争环境,推动公务员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我们有理由说,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十年,就是公务员管理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竞争激励机制作用的十年。
(二)公务员激励的基本内容
1、物质激励
公务员的物质因素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等,是他们关心的最重要方面之一。物质激励的关键是优化薪酬设计。薪酬设计要注重“对内具有公正性,对外具有竞争力”。职务工资与级别工资是公务员工资构成中的最主要两部分,公务员工资高低,不仅要体现行政职级高低,也应当反映同一行政职级人员之间工作责任、工作任务、工作成效的大小。当然,非工资性收入的合理分配也是调动公务员工作积极,增强公务员对部门忠诚度的重要激励方式。非工资性收入主要包括福利收入和在职消费收入等。
2、精神激励(思想情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国家公务员也是一个自然的和社会个体的人,在保障其基本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应着眼于保证公务员更高层次需求的实现。这就要求从事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同志,在重视对公务员的物质激励之同时,应当高度重视精神的激励,努力为公务员平等公正地参与职位竞争、获得晋升的机会和较高的职位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通过精神激励激发出广大公务员踏实工作。
3、民主激励
如果一个单位的领导能够充分发扬民主,给予广大公务员以参与决策的机会,让公务员感受信任,那么这个部门的凝聚力会不断增强,也会切实行使好各种管理权力。公务员管理部门在管理实践中必须树立民主管理意识,引导公务员参与民主管理,发挥好本职作用,尽公务员职责;接受民主监督,行使好行政职权,做人民的公仆。
4、监督激励
“权力倾向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就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领域和职能来说,依然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管理事务过宽和范围过广的问题,为腐败现象的发生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5、舆论激励
人不仅要有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更需要受社会尊重,国家公务员更是如此。所谓舆论激励就是通过通报、会议以及广播、电视等手段和途径,对先进事迹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从而达到弘扬正气、抵制歪风的目的。舆论激励还涵盖了舆论监督的内容,舆论监督没有强制力。
二、公务员激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情感激励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简单。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只注重集体教育和批评帮助,而忽视了经常性、针对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对干部思想动态掌握很少,不善于及时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暖人心、聚人心的工作做得不够,导致在干部中缺乏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绩效考核激励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内部考核制度不完善,没有真正落实到个人。如公务员考核的结果没有真正与公务员的任用、奖惩、交流、培训挂钩,奖金分配没有真正拉开档次,吃“大锅饭”的现象依然存在,体现不出按劳分配,“能者多劳多得”的原则。
3、职务晋升激励不合理。在干部提拔使用上,没有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激励机制。一些部门在对公务员的使用上,轮岗、交流、待岗等制度执行还不到位,出现一些公务员该换岗的不换岗,一些不想干事的公务员该待岗学习的不待岗学习。这样,不仅工作能力差的公务员得不到锻炼提高,而且对有能力干事、想干成事的公务员影响很大,同时也不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
4、纪律惩戒激励力度不够。对干部监督制度执行时松时紧,尤其是对公务员八小时之外行为,管理的力度相对较弱,监控缺乏有效的措施,组织掌握情况少,教育督促也不力,错失了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机;对问题和矛盾的处理手段疲软,个别单位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迁就照顾,出现问题遮遮掩掩,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合稀泥的现象时有存在,导致纪律惩戒力度相对较弱。
(二)存在问题的成因
试论激励理论在公务员管理中的应用(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