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学生要有耐心;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这是我们都明白的道理,教育学生也是如此。尤其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更应该有耐心。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思想单纯和考虑问题不周全,他们正处于淘气、顽皮的年龄,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对于犯错误的孩子不能简单、粗暴的批评一顿,这样只会拉远学生与教师的距离,甚至有更严重的反面影响。只有静下心来,耐心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分析这样做的利弊,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给予改正的机会,指明努力的方向,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对工作要有责任心;东亚各国进行FTA双边安排的原因
责任心是什么?就是自觉地把分内事做好的心情,其本质就是爱岗敬业。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只有爱岗敬业,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准则。作为班主任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班主任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班里的每一件事处理、每一个人的教育都要付出很多辛苦和关爱。
三、提高班干部素质,实行“以优带差”
每一个良好的班级,都必须拥有一批紧紧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由他们组成班干部队伍,去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学习,团结拼搏,以实现班级的奋斗目标。所以说班干部队伍的优劣对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是相当重要的,诚然,一支班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也需要通过班主任老师的悉心培养,否则,也是难以带动整个班级的进步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培养我们的班干部队伍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班干部的产生,一定要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因为只有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干部队伍,在班级内开展工作时,别的同学才会比较信服,才会遵照班委的要求去做,也就是说凝聚力和向心力会比较强大。假如,班干部队伍都是由班主任老师指定的话,一般同学当时嘴上不说,心里一定会有许多这样那样的意见,那么这种意见当时尽管不表露出来,但是一到关键时刻一定会暴露出来,从而造成班级管理中的许许多多麻烦,进而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建设。
四、确立良好班风的标准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制度保障
我认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要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级风气,让这些无形的教育力量去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一个学生的语言;规范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因为一种正确的班级舆论就是一种无形的而又是作用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学生肯定都有着规范、约束、感染、熏陶和激励的作用。在日常扶正压邪,奖善戒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班级舆论有着教师口头命令和学校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注意在班内培养良好的班级舆论,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现象进行适当的议论、评价,在班级内一种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批"的良好风气。
五、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凝聚力
我们可以利用时间开展一些丰富多彩,且又极富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和一些别的不拘形式的教育活动。一些极富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往往能发挥出较好的娱乐、导向与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认真地组织、参与好学校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们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合作的关系。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都表明"寓教育于乐"、"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教育活动的形式则需要我们班主任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确定。
参考文献
[1] 廖大荣:《新课改班主任职业素质与班级管理》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2] 周 宏:《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第一
[3] 晏小平:《成功教育》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第一版
[4] 彭继雄:《愉快教育》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第一版
[5] 柯昌军:《新课改综合时间活动设计与案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中小学的班风建设(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