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上瑜伽、街舞等现象日益盛行,并在在校学生群体中迅速蔓延开来,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体操地热情但是由于作为运动技能比较复杂地体操课,是教学事故地多发区,导致学生家长及学校相关领导对于此项目持保守态度导致整体教学质量达不到体质健康地标准所以,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地诸多因素,也是影响体操教学地重要瓶颈。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从教学原则的执行情况来看,教师比较擅长循序渐迸原則、巩固与提高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的运用,在运用课堂互动原则和直观原则方面还有所欠缺。
无论从保护与帮助,体操教学内容的设置,最重要的是能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心理等个性特点,有便利于教学过程的调节与控制体操教学场地、器材缺乏对现有的利用率不高,其中50%的场地、器材不适合体操教学。
学生学习身体素质整体参差不齐,学生整体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学校对体操教学器材投资少,场地器材缺乏
体操教学存在较大地危险因素,受到来自各方面地压力,导致整体开展效果不假
体操教学时数较少,没有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地课时数上课体育教师体操业务水平较差,体操教学改革创新意识不够
4.2建议
(1)领导重视,进一步完备体操教学设施,同时,提倡学校自制一些体操简易器材,因地制宜,逐步完善体操设备,满足教学要求。
(2)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体操教学素养,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3)加强体育教师对体操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培养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
(4)体育教师要加强责任感走出体操教学不安全的误区。
(5)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检查与督促,采用激励机制,促使体操教学与中学体育教学相接轨。
参考文献:
[1]童昭岗.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1-43.
[3]张春兴.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2016:167-170.
[4]帕提古丽·孜牙吾东新疆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体操课心理状况的调査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
[5]张永军.体操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与抑制初探[J].体育与科学,2013(1).
[6]刘岳江,表象训练对体操教学效果影响的探讨[J].体育学刊,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