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教学原则执行情况
在教学中,老师地思想道德修养、专业技能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储备等不仅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方面地能力,还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操课地认识,并对学生学习体操动作技能产生直接影响,最终决定着体操课地教学质量通过学生问卷对教师综合能力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综合能力地满意度不高。
表1 学生对教师综合能力地满意度调查表
3.4 教学评价的方法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績,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澘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现在,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学过程越来越民主化、人性化,评价的主体再也不是以往的管理者,学生也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受评价,“学生学业成績"不再是评价老师和学校的唯一指标,教师、学生、家长等都是评价的主体,但真正的主体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内因,教师、家长等都是外因,所以在体操教学课中,实现从评价学生到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转变,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让他们能对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进行恰当的评价,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但要有教师的评价,而且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所以,教师应深入理解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内容,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有关知识,使教学工作跟上先进潮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教学工作趋向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同时,需要不断的了解学生情况,这样不仅可以沟通和交流师生的思想与情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最重要的是能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心理等个性特点,有便利于教学过程的调节与控制。
3.5 体育师资队伍
体操教学是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教学,对于体操这种有众多韧性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组成的运动项目,一定要有体操专门学习和培训过的体育教师来任教因为教师的示范动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燕式平衡动作、分腿腾跃动作或者动作亮相造型等,它会给学生带来更直观、优美的教学效果和欣赏,也使得该部分的体操教学能够更顺利地完成
通过教师有效的正确的体操教学保护手法,不仅可以相应地减轻学生的身体负担和精神压力,而且能及时地消除学生的顾虑,并能增强学生学习体操动作的信心,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保护与帮助,能使学生尽快的体会到正确的动作要领,有利于学生在建立正确的完成动作慨念的基础上,逐步地掌握动作技术、循序渐进地提高动作质量。
同时,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体操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师在心理上惧怕上体操课,担心发生事故,怕承担责任。我们认为学生对体操不感兴趣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多样性。学生对体操动作缺乏鉴赏能力和直观感受能力,体育教师对体操教学技能的综合能力运用较差,上课敷衍了事,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二是学生的自身原因。学生担心在器械上做练习时发生危险,产生对体操的害怕心理,导致对体操兴趣的淡薄。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也有少部分学生有对体操学习的欲望。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对体操没有兴趣,只是在教学中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作为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教育师范院校,应针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完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新体系。
3.6 场地器材因素
完备地器材设施,不仅可以减少练习过程中意外事故地发生,而且还能给练习者赏心悦目、心情愉悦地感觉,进而可以较为充分地调动学生地积极性所以,在学校体操课地开展过程中,校內体操场地器材地配备以及维护保养地状况,将直接影响体操教学地效果对六所学校学生对场地器材地调查一目了然,显然说明,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练习地需要.
表2 六所学校学生对场地器材地满意度调查表
3.7影响中学体操教学开展的因素
1.长期受学校传统的传习式体育课教学模式因素影响
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对体操课教学持无所谓的态度。再加上有的体育教师体操技能水平差,有的重点学校体操教学内容仅以课间操的形式或队列队形、徒手体操基本动作出现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至于需要体操器械的内容实际开课率更低,大多数教师集中在技巧滚翻教学上,学校即使安排单杠与双杠教学,大多数教师仅把它作为素质练习的手段,单杠只有单调的引体向上与双杠枯燥的双臂屈伸的力量性练习。体操教学内容不仅开课率低,而且范围也偏窄,学时比重分配不合理。这样的现状是无法适应21世纪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的。
调查结果表明,有58.8%的体育教师在思想上还是认为体操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重要,只有33.3%的教师乐意给学生上体操课,52.9%的教师对上体操课的态度模棱两可。可见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上体操课持无所谓的态度。持上述教学态度无疑地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影响自己对体操教学态度的最关键因素是不安全问题,占被调查体育教师总人数的41%,有16%的教师认为体操非达标内容体操课可上可不上。当前,中学体操教学活动的开展之所以比较薄弱,很大程度上是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因而中学体育教学不能按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更谈不上使学生对体操学习产生兴趣了。
影响学生不喜欢体操课的因素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探究事物或从事某一活动的心理倾向,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对任何东西的学习都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才能专心从事某一活动,而兴趣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兴趣,一类是消极的兴趣。积极的兴趣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而消极的兴趣则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阻碍作用。在体操课的学习过程中因技术动作和使用的器械具有定的危险性,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体操的兴趣渐渐下降,不再积极从事体操课程的学习。特别是曾经在体操课中受到伤害的学生,在体操课学习中产生畏惧,更不可能主动参与到体操课的学习中。运动兴趣的下降使得学生心理向着消极的方向发展,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体操课产生各种语言和心理的抵触,不愿意接受体操课程的学习,这样对体操课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低,直到最后没有兴趣,更坏的是从此对体操课持否定的心理
动机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从事的任何活动都有动机的存在,但在不同的项目或是对不同的人,从事某一活动所拥有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有人为得到大家的认可,让其他人感到自己有能力而学习,也有人为了得到优异的成绩而努力学习。所以不论从事什么活动,动机是从事此活动的重要因素。但是动机同样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动机可能在活动中表现出散漫,没有精神,不愿意从事进行的活动。在体操课的学习过程中同样如此,积极的动机更愿意主动参与到体操课的学习中来,希望学到更多,更好的技术。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在其它方面的需求。动机若是消极的,则很难有良好的表现,也不利于体操课的学习。动机消极在体操课的学习过程中表现散慢、没有斗志,尽管是在学习,但是总是不能取得明显的进步,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体操课的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动机对体操课的学习至关重要。
同时,场地器材缺乏、场地受限制、怕受伤、动作难、趣味性不够、教师态度差等,如果体操教学课碰上下雨天,只能借于一些局限性的动作授课顾及到学生的安全性,所以在选择体操教学的内容时,不得不选择地面上的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进行教授,这不免会影响到体操教学本身的质量,也使得体操教学在学校开展的难度性加大,体操如何在体育竞争中求得发展,并促进体操教学的升展,其重要的一环就是要邊步改善体操教学中的器材设备和场地限制,淋漓尽致的发挥其项目的特点与优势在体操器材设备和体操辅助配备上,除了要克服场地器材的不足,还应加强有关领导的重视,才能满足学生对体操教学器材的真正需求。
2.长期受学校传统的传习式体育课教学模式因素影响
新课改后,体操课中教师主导作用地发挥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和方法地应用上体操教学地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以学生为本,选择适合教学条件,旨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地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对六所学校地调查发现,92.23%地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没有跟上课改地步伐,这样不仅影响教学地质量,还影响学生兴趣和联系地动机。
3.长期受学校传统的传习式体育课教学模式因素影响
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