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教育观念差异个案研究
[摘 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 家庭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教育中的投入的金钱和精力越来越多,但这些投入更多的注重的是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更有很多家庭三世同堂,孩子交给祖辈带,早上称很多教育观念的差异。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我们重视家庭教育, 同时也应以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家庭教育。
[关键词]教育观念 现状分析 相关建议
一、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现状
平日里在幼儿园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和家长。和家长的交流中能够知道,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有的甚至从父母就是独生子女,所以很多家庭都是三室同堂。爷爷奶奶退休在家正好带孩子,爸爸妈妈事业才开始在外面打拼事业。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大部分时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很少和爸爸妈妈戴在一起。这就导致在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上出现很大的差异。从孩子的日常表现以及行为习惯中就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有时候我们老师在一起开玩笑说:有些孩子我们一看就知道是爸爸妈妈带大的还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虽说这是老师之间的玩笑,可是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列举我现在带的小班两个孩子的表现来分析。
(一)和父母住在一起,由父母教育
乐乐(化名)是我们班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孩子,他从小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刚送来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关注到他,因为这个小小的孩子就很乖的坐在那里玩玩具,很镇定,完全没有刚来陌生环境的紧张,他的爸爸妈妈走的时候虽然不舍可是也忍住了眼泪说再见。他妈妈就很舍不得的跟我说:“老师,我们家乐乐比较小,但是生活中该教的我们自己都教过了。他会自己吃饭、上厕所,就是脱衣服可能暂时不太会,需要你们的帮忙,不过我会在家慢慢教的,争取让他自己快点学会的。”当时我听到妈妈这样说的时候我很惊讶,一般的妈妈都会跟我说:“老师,我们家不会自己吃,麻烦你了”之类的,甚至还有小朋友家长叮嘱我中午要给孩子喂奶、换尿不湿。事实证明,极少数的家长会在孩子送来的第一天跟老师讲这些。
在后来跟乐乐爸爸妈妈的沟通中了解到,他们一直都是把孩子当作一个个体在教育,让他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如果不会可以学习。一开始学习自己吃饭的时候桌子、地下都是撒的饭菜,能吃到嘴巴的饭很少,可是也坚持让他自己吃。他们的坚持换来的是孩子良好的就餐习惯,没有洒落的饭菜,不挑食。乐乐很喜欢看书,很多家长都觉得小班能看懂什么,不在乎孩子这方面的培养。而乐乐妈妈说,他们家从乐乐生下来就每晚坚持20分钟的亲子阅读。时间不长,这样的陪伴换来乐乐每次看书的时候特别的专注,上课注意力集中,学东西很快。
(二)和父母、祖辈住在一起,祖辈教育多
萌萌(化名)很可爱脸圆圆的,长的很讨喜,班里的老师三位都很喜欢她。可是她也有让我们很头疼的地方,吃饭很挑食。每天班里的孩子都吃完了,她才刚刚吃两口,老师喂吃的也很慢。喜欢把饭含在嘴巴里,不嚼也不咽,饭菜都冷了还有好多。和家里人沟通后知道,平常在家都是拿料理机把她的食物全部打碎,爷爷奶奶轮流喂,1个小时才能吃完。希望家里人配合我们在家让她自己吃,结果是爸爸妈妈说话不顶用,爷爷奶奶还是要喂。萌萌很喜欢哭,只要她喜欢的玩具,如果不给她,马上就哭。一有不顺心的就哭,因为在家里,只要一哭,爷爷奶奶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给她。让她以为,只要她哭,什么都可以。
二、造成教育观念差异的原因
中国式家庭教育观念差异个案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