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学五年级后进生转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
调查分析
[摘 要]后进生是学生中最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常常因暂时落后而被遗忘,被忽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耐心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每个后进生的不同情况,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分析落后的原因,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关键词] 后进生 教育转变 方法
我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会接触到性格各异,成绩不等的孩子。特别是后进生,成为教育工作的难点。影响后进生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除了自身的因素影响之外,大多数后进生的形成因素由外界环境的因素、教育者的缺失等因素而导致。如何引导、转化后进生,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优秀的人才,是每位教师的重要职责。作为教育者,面对各式各样的后进生,我从没放弃对他们的教育转变,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以爱和责任,理解他们,了解他们,赏识他们,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途径,调动一切力量,努力引导他们,转变他们,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少人成功成才。本论文以一个小学五年级后进生为例,来讨论影响他的因素,以及转化的过程,从而更好的帮助后进生解决困难,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成功转化一个后进生。
一、事例过程
任2015至2016学年度春季学期,因原班主任调离,我接手本校小学五年级一班担任班主任,并上该班数学课。刚开始,发现班上有个叫李智学生的纪律不好,对学习不感兴趣, 贪玩,作业不做,上课开小差,睡觉,故意惹同学,有时还严重扰乱课堂纪律。平时也爱捣蛋,甚至有欺负人、打架等行为,考试成绩极不理想,老师头疼,同学厌烦。老师们曾苦口婆心地教育,收效甚微。原班主任曾劝他转学,他也有转学想法,但因家离另一所学校远而没转成。他甚至有辍学的念头。我没有放弃他,主动地去接近、了解他、帮助他,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有的放矢做好他的思想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地努力,他在思想上,行动上得以转变,进步很快,后来该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
二、个案分析
行为规范不良的李智,由于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到广东,从小缺乏母爱。父亲再婚,又生了一个男孩。李智认为继母对自己有成见,父亲和继母一条心,只爱小弟弟,不爱自己,自己在这个家是多余的,心理上的压力很大。由于父亲长期在外务工,对他关心很少,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也较少, 即使见面也少说话交流。平时得到的电话里大都是不好消息,恨铁不成钢,发现不良习气非打即骂。李智对继母有成见,不愿多交流,使孩子从小养成孤僻、贪玩的内向性格,平时很少交朋友,有逆反心理。
通过调查,我发现李智因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离异、继母的出现、小弟弟的出生,加上自己本身性格内向,变得过于敏感,少话,成绩急剧下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心理阴影很大。一直怀疑继母,和继母有对立情绪,甚至恨继母。觉得是继母破坏了自己一家三口的幸福与快乐。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接触我发现李智的继母是个比较明事理的人,对李智也不错,只是又生了个孩子,刚生完孩子,还得照顾幼儿,对李智的照顾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周到,致使造成彼此的误解。李智的父亲在外打工,疏于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不善于在孩子面前表达,造成误解。
一个小学五年级后进生转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调查分析(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