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后进生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调查分析
【摘要】“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有多年教学经验,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具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一些转化技巧,才能更好更有效、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后进生,顾名思义是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 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后进生转化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任课老师 也要熟悉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共同帮助他们学习。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采用文献法,个案法,访谈法.调查了后进生的心理特点, 并分析后进生转化因素。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技巧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查阅了小学政教处的德育文件和相关记录,然后对六年级的1名“后进生”进行个别访谈,同时也访谈了他的班主任,而且跟踪访谈了这位同学一个月的时间。借此了解了后进生的典型心理特点,探讨如何有效的促进他们转化,转化后进生的因素分析、班主任对后进生转化的工作重点。调查结果显示:
l、这名“后进生”聪明.成绩也不差,甚至能排进班里前二十;而且他还有特长,喜欢唱歌,在学校外面的比赛中还拿过奖。
2、他具有一般后进生的自卑、叛逆、不合群的心理特点。该“后进生”的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访谈过程中,他非常健谈,聊天的话题既有校内的新闻,也有社会上的热点事件,丝毫没有害羞的感觉。对事件的评价虽然不是很成熟,但是都能组成词语的表达出来,和我交流。同时,他的兴趣广泛,爱好上网,音乐,篮球,漫画等等,这位同学在全镇歌唱比赛中拿过奖。访谈还显示,他非常想表现自己。在自己熟悉的话题里畅所欲言,不爱谈他人的感兴趣的话题。其次总体来说,他们聪明,但成绩一般。查阅他的德育手册表明他各科成绩分数并不低,都能及格,但在班级排在后面。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优势科目的成绩并没有下降,有的还有提高。
他的矛盾心理。后进生有以下几对矛盾:一是强烈的自尊心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二是要求上进而意志薄弱;三是要求爱而得不到温暖; 四是逞能好胜而得不到荣誉。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只因自身品德和学业的现实表现,使他的期望无法实现。因此,这种好胜心就以一种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他尤其讨厌被当众批评,吃软不吃硬,越压越不服等等。最后道德观念模糊,情感上轻视师长,逆反心理强。访谈过程中,造成他德育分偏低的原因之一是:任课老师扣得分太多,太重。他在课堂上不爱听讲,有时还会打搅课堂教学,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不尊重老师,在情感上轻视老师,课后基本上不跟老师联系。不服管,逆反心理特别强。后进生的心理特点调查显示:转化后进生的难度只增不减。 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有效的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教学外的一道难题。在和他的班主任交谈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老师的爱心,耐心和无奈。如何有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关键。
首先,要求老师要热爱后进生,了解后进生的生活,真诚协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的困难;同时,注意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在教育时选择好时间和地点,尽量做到少管教和多启导,并注意运用语言艺术;再次,要善于用心聆听后进生的意见和要求,分享他们的痛苦和快乐,在这样的交往中,一方面会使后进生获得受新生和关怀的喜悦,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后进生对老师的防范和抗拒心理,这样,师生之间的隔膜便会消除,融洽的师生关系便可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无论是“言教”还是“身教”,都会水到渠成。
在现实教育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师生间平等、民主、和谐关系的建立,对后进生的教育,往往采用强硬的教育手段,运用生硬的批评或简单的说教,甚至体罚的形式,收效甚微,还可能引起师生间的对抗.使后进生拒绝接受教育。常常对批评和指责 抱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批评越强烈.反抗的情绪越大。一但师生间对抗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学生接受教育的闸门被关上,任何的教育都徒劳无功。
第二、寻找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制定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是前提。
如何了解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呢?我认为:一是查阅学生的档案,全面了解学生的德智体,家庭情况,并和班里其他同学比较,找出后进生的不同之处;二是要做细心人、做有心人,对学生要听其言、观其行、察其人。通过分析,后进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成绩差,二是行为差,三是纪律差。“三差”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教学因素的影响,二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三是家庭因素的影响,四是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了解形成后进生的原因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后进生转化计划。
一个后进生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调查分析(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