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任课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班风建设不能仅靠班主任一人“唱独角戏”,还须与任课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班主任平时要主动找任课教师询问了解学生的各种学习情况,并利用家访、电话等方式与家长勤联系,多沟通。多方面齐抓共管,把各种力量拧在一起,群策群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五、开展集体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并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班集体活动,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五.做好班级文化,促进班风建设。
班级文化是班风建设的核心。健康的班级文化能促进班级师生的健康价值取向。发掘人的潜能,调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班级里黑板报和墙面可以放一些学生写的积极正面文章或者名人名言。通过全班集体制定班级的“行为准则,礼貌规范等”。由班级所有学生进行互相监督,而不是仅仅交给班干部或者是班主任。班级文化还要着眼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美国心理学家威·詹姆也认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百分之十,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奥姆也认为“人脑和计算机一样,在它活着的时候,汲收了大量的信息,但我们还没有学会给自己编排解决问题的程序。”青少年可塑性极大,如果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掘,经过培养就能成为某种可贵的素质。
六.注重环境的熏陶,加强班风的建设
教室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是开展班级活动,获取各种思想的主阵地。它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种,人文环境就是班级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学习的氛围,人人争上游的风气;自然环境如教室布臵严整、舒适、清新,班务栏不杂乱,内容适宜,物品摆放整齐,窗台摆上鲜花,讲台洁净,教室墙面、地面、门窗擦得干干净净等,这些都会使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欢快。这一切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智力背景。所以,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氛围的建设,使之受到良好的环境熏陶。
七.培养自制能力,巩固良好班风
学生有自制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是良好班风的表现之一,自制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自我意志坚持,能主动履行学习的任务,而非说教就能形成的。自制能力的培养是从小通过家庭和学校双方面共同配合养成的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自制能力形成之后,向学校里安排的自修课,学生们会非常自觉的遵守。做到班主任在班和不在班一个样。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的提高,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巩固 ,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良好班风一经形成,就会对班内每一位学生产生强有力的教育作用,使他们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班集体联系起来,是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对班集体所应担负的责任与义务。是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单单是个人的私事,而且是直接关系到全班集体荣誉的大事。对良好的班风的培养方法是多样的,究竟哪种更适合于你,更适于你的班级,那一定要根据客观实际灵活运用。
总之,建设良好的班风,方法不一,形式多样。只要班主任工作做到细致落实,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的人格,这时良好的班风也就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陆文香《浅谈班主任工作经验-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期刊]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
2.周娟 唐娟 《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 [期刊]. 新课程(下) 2012年第4期
3.方金柱 《关于班主任如何塑造良好班风的思考》 《科技文摘报教育周刊 》2011(2)
如何建设一个班级的良好班风(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